一、研究证明:定期输液不能预防心脑血管病
心脑血管病的疗程是一个长期的慢性过程,既然已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动脉硬化的形成,其治疗绝非一日之功,如果想仅仅凭借几日的“定期输液”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其结果是不言而谕的。
杨博等,为探讨定期输液对预防脑梗死复发的疗效,将例脑梗死患者按是否定期输液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同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出院后每年定期输液。随访3年,观察两组患者脑梗死复发情况。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在复发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也就是说,定期输液对预防脑梗死复发无效。
二、定期输液:反而会增加心脑血管梗塞风险
定期输液,不仅不能预防脑血管病,而且还有可能增加心脑血管梗塞的风险。
临床用药原则是: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要输液。输液本身可以增加感染机会和输液反应,如发热、肺水肿、静脉炎等。
即使是质量最好的输液,也存在一定量的肉眼不可见的微粒。这些微粒在输液过程中进入血管内,可造成血管内皮损伤,损伤之处可导致脂肪沉积,使动脉粥样硬化,,久而久之会形成新的梗塞。
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
定期输液,主要应用的是活血化瘀类药物,如丹参、川芎嗪、三七、银杏叶制剂等。例如血塞通注射剂和舒血宁注射剂。这些中药注射剂不仅疗效不肯定,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报告数量排名前五名的分别是:清开灵注射剂、参麦注射剂、血塞通注射剂、双黄连注射剂、舒血宁注射剂。
血塞通注射剂: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用于中风偏瘫,瘀血阻络证,动脉粥状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脑栓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见瘀血阻络证者。
舒血宁注射剂: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用于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
四、阿司匹林和他汀:心脑血管病预防的两大法宝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目的是避免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根据国内外心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心脑血管病预防的两大法宝是阿司匹林和他汀类降脂药。
1、阿司匹林肠溶片
血栓栓塞事件是心血管病致死致残的主要机制之一。确凿证据表明,对于已经发生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长期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二级预防,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以及心脏性死亡与全因死亡率。
阿司匹林肠溶片最常用的方法是:口服,每天mg,饭前用适量水送服。
特别提醒: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时胃肠道溃疡和出血。用药期间出现任何上腹部不适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厌食、反酸、嗳气、烧心、烧灼感等;或出现血肿、鼻衄、泌尿生殖器出血、牙龈出血、便血等,应及时就诊。
2、他汀类降脂药
心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病因是: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和供应脑组织血液的各条动脉形成了粥样硬化斑块,斑块不断增长可以堵塞血管,造成心脏或脑组织缺血坏死。有些斑块虽然没有完全堵塞血管,但由于斑块破裂或斑块表面糜烂,也可以形成血栓,使血流中断,导致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应用他汀的目的是降低胆固醇水平、预防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或者防止斑块增长、破裂和糜烂,从而降低发生心梗和脑梗的风险。
胆固醇的合成也有日夜节律性,正午时最低,午夜时最高,所以他汀类药物宜晚上服用,效果最好!
特别提醒:他汀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肌毒性。在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若出现肌肉不适,或无力症状,或排褐色尿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