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王文文菏泽报道“看,我现在可以活动自如了……”“恢复得很好,多亏了张主任带领的脑血管病团队……”10月24日,医院脑科院区神经外科三病区病房内,55岁的冉先生和36岁的许女士笑着说道。原来,动脉硬化的冉先生与同病房身患烟雾病的许女士在不同时间均做了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该手术因难度极高、风险极大,不仅需要精湛的显微外科技术、高超的血管吻合技术和配套的高精尖设备做支撑,还要有复杂严格的围手术期管理。医院脑科院区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治中心,经过多年发展,医院搭桥手术已日渐成熟,目前,两位患者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目前,身体恢复得很好,多亏了张主任团队,医术非常好……”10月24日,冉先生见到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如是说道。原来,家住曹县的冉先生于3个月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的症状,当时他便到医院脑科院区就诊,当时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提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大脑中动脉极重度狭窄,便住院进行保守治疗。后来,冉先生反复出现明显的肢体无力和精细运动障碍,筷子不能拿,便于10月8日再次到医院脑科院区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当时,患者运动障碍明显,胳膊明显没力,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为其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手术在张信芳主任的指导下,由主治医师夏卫东主刀进行了左侧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手术要借助于高倍显微镜,在不足1毫米的脑血管上缝合十几针,手术技术难度较大,但整个过程非常顺利。”医院脑科院区神经外科三病区主任张信芳介绍道。10月24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见到冉先生时,他已可以下地活动,为表感谢之情,冉先生及其家属将一面写有“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字样的锦旗送到了张信芳及其医护人员手中。还有一位就是家住定陶的许女士,在3个月前突然出现左侧肢体不能活动,然后在当地住院神经内科进行了保守治疗,情况有所好转后,便出院回家。不料,许女士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治疗,许女士在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医院脑科院区。“起初,患者在神经内科进行了保守治疗,当时也建议她做手术,可能患者考虑多方面因素,并没有做。后来,许女士症状还是反复发作,便想着手术治疗,患者当时来的时候精细动作差、记忆力差、嗜睡,有明显的缺血后遗症,被诊断为烟雾病。”张信芳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10月20日,在张信芳的带领下,由夏卫东主刀进行了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手术顺利,术后,许女士血流很快改善,术后超声显示搭桥血管流量明显增加,能有效地预防症状的再次发作。10月24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在病房见到许女士时(术后第三天),她已可以下床自由活动。脑血管搭桥手术作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中的顶尖技术,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好方法,它通过血管吻合技术将丰富的头皮甚至颈部的血流引流到缺血的颅内,相当于“南水北调”,对颅内血流进行重建,从根本上改善脑缺血,预防或大大减少脑缺血的反复发作。“搭桥手术对于部分慢性闭塞性脑血管病患者和烟雾病患者,提供了在药物和介入治疗均无效情况下的解决办法,能直接或间接增加脑组织血供和氧供,让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的神经细胞恢复功能,避免缺血性卒中的发作,具有损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的特点。”张信芳表示。近年来,医院脑科院区已成功开展近例脑血管搭桥手术,让患者重获新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据了解,医院卒中中心是“国家高级卒中中心”,菏医院的“医院”,组建了多学科密切合作的团队和无缝隙衔接的绿色通道,尤其是神经内、外科高度融合的卒中急救团队专职负责处理急性卒中患者,确保及时高效的救治。目前,医院卒中中心已成熟开展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手术、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手术、颅内大血管闭塞脑梗死的急诊机械取栓手术、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烟雾病的血管搭桥术和间接血流重建术、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术、脑动脉静脉畸形开颅切除术等。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医院还建立了高水准的显微解剖训练实验室,通过开展显微培训工作,对医生显微和解剖技术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