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精神分享会
志愿服务
狠抓安全生产
帮助患者就诊
进社区义诊
微创手术
核酸采样
为党员过“政治生日”
本报记者惠晓翠通讯员李玎 在全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奋进脉搏中,多年来,医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在释放“健康红利”的同时,逐步成长为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孕育了华丽的嬗变。
时光倾吐芳华,岁月如墨留香,转眼已离我们远去。这一年,一个更加崭新的二院呈现在我们眼前,一个守护生命的动人篇章感动着我们,屹立于新时代坐标的二院人同舟共济,交出无愧于时代的“健康答卷”。
党建凝心砥砺前行开新局
如今,医院住院部、行政楼,一面面党务宣传展板鲜红夺目;党建文化长廊里,一幅幅精美的画框意蕴深远;步履匆匆的医务工作者胸前佩戴的那枚党员徽章熠熠生辉,格外醒目……红色文化让人倍感振奋和温暖。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写在党建文化长廊上的这句医院乘风破浪、戮力前行的动力所在。一年来,医院党委擦亮“临渭卫健党旗红”党建品牌,深入推进市委“高举旗帜、响应号召、奋进新时代、启航新征程”主题实践活动,紧扣“创新发展年”这一主题和年度十项重点工作,聚焦“创特色、聚活力、争一流”党建工作目标,从小处着眼、向实处发力,狠抓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全力奏响了二院党建工作的嘹亮强音。
这一年,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高效运行,《党委委员联系党支部制度(修订)》《党务干部学习培训制度》等重要文件相继出台,党建管理有制度、开展工作有依据、活动推进有程序的良好党建工作机制逐步形成。更新完善党员积分管理质量图、组织架构图,促进党建工作提质增效。大力推行支部建设“季考核”、支部党员“月量化”、“学习强国”周统计的量化管理模式,有效提升各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水平。
这一年,党建活动亮点纷呈。以《医院党委年度党建活动计划》为主线,举办“我是党员我先行·创三甲应知应会”知识竞赛、“喜迎二十大忠诚勇担当建功新时代”主题演讲比赛暨庆“七一”文艺汇演等大型活动10余次,医院
这一年,党建工作成绩亮眼。年3月,医院被市委组织部列为创建全市城市党建教学示范点,是全区卫健系统唯一一家列入党建教学点的医疗机构。10月,医院拍摄的微电影《追光的人》参加陕西省首届卫生健康短视频(微电影)作品展示活动,获优秀作品三等奖。12月,医院参加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主办的“强国复兴有我”主题微电影大赛,荣获优秀作品奖,作品《追光的人》先后在“两微一端”连续展播,受到一致好评。
红心向党、仁心向患者、爱心向民,医院在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下,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跑道上加速前进。
疫情防控守土尽责显担当
医者兼济天下苍生。
面对新冠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一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断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更新制定特殊患者就诊流程图。医院先后开展应急演练50余次,对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等高风险科室医务人员反复进行培训42次,确保人人过关。
累计派出核酸采样人次,采样万余人次,先后向西安、海南派出30人支援核酸采样及医疗救治工作……数字是冰冷的,可二院人守护群众健康的初心是温热的。
自年12月起,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医院结合实际,制定《关于新冠感染患者正常就诊工作方案》,全力以赴救治患者。为了保障患者住院需求,快速加购指脉氧、监护仪、吸痰器、呼吸机等设备,临床科室加大病床周转率,尽量做到应收尽收。
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上,医院严格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疑难危重病历讨论制、会诊制度等各类核心制度,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保健康、防重症”任务上来,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将床位扩容、药品储备、设备配置作为重要工作来抓,提高医务人员对高风险人群的诊断和处置能力,加强分级分类收治工作,全力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技术兴院创新驱动树标杆
医院发展的基石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助推器”。
这一年,医院以创建临床重点专科为抓手,始终把重点专科建设作为发展的重要推手,全面提升医疗技术。医院发展战略规划,结合实际,制定专科建设发展规划,列出问题清单,整合各种资源,以全院之力帮助重点专科解决各类问题,达到以评促创的效果。目前,医院拥有眼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等14个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重点专科建设不仅带动学科发展,医院的整体发展、综合实力提升带来明显变化。
这一年,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全院通过申报的新技术新业务共25项,其中,仿生髓内钉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晶体张力环置入术、青光眼硅管植入术、经鼻内镜鼻腔泪囊吻合术、羊膜移植术、显微镜下保护泪点的泪小管切开取石联合RS泪道引流管置入术、鞘内吗啡泵植入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载药微球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中应用、椎动脉支架置入术、自体毛囊单位移植治疗毛发缺失的临床应用十一项新技术填补渭南市空白。
这一年,学术交流成果丰硕。医院组织举办东府眼囊疾病学术论坛、市医学会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会等。还选派骨干医院、医院、西安医院等医疗机构学习,将所学新理念、新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保障医疗和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个个学科日益成熟,一项项新技术应用于临床,让医院在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助推“健康渭南”建设中绽放芳华。
服务立院提升患者满意度
医院的“一面镜子”。
这一年,为改善医疗服务,医院优化科室布局,不断提升医疗质量。紧紧围绕三甲评审标准,在制度、流程、职责等方面强化培训。在危重患者管理方面,建立治疗台账,实行“零报告”制度。各科室主任每日向医务科汇报病区情况,动态掌握所有患者诊疗救治等方面情况。加强以病例为单元的医疗质量管理,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单病种医疗服务诊疗标准化。组织开展十八项核心制度考核,对全院各临床医技科室医师及主治医师进行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四大穿刺、体格检查考核,进一步加强临床医技人员的医疗急救水平。
这一年,护理与医疗统筹推进。以“质量、安全、服务、管理”为工作重点,医院狠抓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修订完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结构及护理质控组织体系。各科室利用管理工具对发生的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全年组织各科室开展应急演练12次,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先后选派5名护理管理者赴西安医院参加危重患者呼吸机使用新进展培训班。举办为期两周的危重症患者气道管理培训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科技术水平。举办以“护理管理出奇招沙龙活动促提高”为主题的护理管理沙龙活动,开拓年轻护士长的管理思路,创新管理理念。值得一提的是,《运用PDCA循环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在渭南市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展示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人才强院点燃发展的引擎
英才汇聚,并非偶然。
一年来,医院大力实施人才强院战略,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逐步迈向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医院创新驱动发展。不断规范细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年,组织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2项,开展人员招聘、岗前培训、岗位考核、岗位聘任、岗位待遇调整等。组织制定《医院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管理办法》,对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明确档案管理职责。
这一年,院科人员紧急替代体系建立,明确各级各类人员紧急替代的程序和方案,提高全院处置紧急突发事件能力。组织余名新进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编纂新员工岗前培训手册。开展定岗定编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岗位管理制度,对人力资源从规划、配置、考核与激励等方面不断进行整体优化。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人才培养,年,共选派17名医生医院进修学习,派送3医院规培。多次召开进修人员交流汇报会议,对进修成果进行汇报和交流学习,以点带面,让学习成果惠及临床一线。人才聚,事业兴,从古至今,概莫能外。二院的发展造就万千人才,人才的汇聚促进二院不断向前。
初心不改谱华章,勇毅笃行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将不断深化内涵建设,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医院发展的新蓝图。
来源:渭南日报记者惠晓翠通讯员李玎
渭南青年网编辑:姚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