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ldquo脑血栓rdquo

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13579.html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的疾病谱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第三次国民死因调查结果表明,脑血管病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死因。

虽然,随着我国健康宣教体系的完善,我们对脑卒中的知晓率显著提高,但还是有许多脑血管病的概念让人一头雾水,比如病人或家属就经常不清楚“脑血栓”与“脑栓塞”到底有什么区别。

认识这些概念很重要,只有对这些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才能加以针对性控制,进而降低脑卒中的危害。

脑血栓简介

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增厚、管腔狭窄闭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供血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本病多见于50-60岁以上的患者,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多在睡眠中或静息状态时发病。

症状

前驱症状是发晕、头痛。

主要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有时有意识障碍,甚至死亡。

脑栓塞简介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枝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发病年龄较轻。

症状

起病急,多在数秒或数分达到高峰,属完全性中风。意识障碍、头痛、部分性癫痫。常见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偏盲。

“脑血栓”与“脑栓塞”的异同

从概念上来看

脑血栓是脑血栓形成的简称,是指在动脉粥样硬化或血管炎症等原因引起的血管病变基础上,管腔狭窄、闭塞或有血栓形成,造成局部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中断而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引起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脑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瘤细胞、纤维软骨或空气等随血流进入脑动脉而阻塞血管,当侧支循环不能代偿时,引起该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

一句话就是,脑血栓主要是脑血管本身病变,造成脑血管阻塞所致的,而脑栓塞的发生的主要原因不在脑血管本身,主要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栓子脱落,当这些栓子随着血液循环进入脑血管导致阻塞引起的。

从发病年龄来看

脑血栓形成发病年龄较大,多在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而脑栓塞则多发于20~40岁的中青年人。

从有无早期先兆来看

脑血栓形成多有先兆,约有1/3患者在血栓形成之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

而脑栓塞一般在发病前无明显诱因,也很少有前驱症状而骤然发病,

从起病形式来看

脑血栓形成常在安静状态下或睡眠中起病,发病比较缓慢。

脑栓塞是起病最快的一类脑卒中,常在数秒或数分钟之内达到高峰,多为完全性卒中。偶尔病情在数小时内逐渐进展,症状加重,可能是脑栓塞后逆行性血栓形成造成的。

从临床症状来看

脑血栓形成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在发生基底动脉血栓或大面积脑梗死时,病情严重,可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有脑疝形成,最终导致死亡。

脑栓塞起病后多数患者有意识障碍,但持续时间短暂,主要原因是急性颅内压增高,可有头痛、呕吐、偏瘫、失语等症状发生,常伴有原发病症状,如患者可有心房颤动、风湿性心内膜炎或心肌梗死等疾病的表现。

从预后来说

脑血栓形成患者在急性期的病死率为5%~15%。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约为50%,影响预后的因素较多,最重要的是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其他还包括患者的年龄和脑卒中的原因。

脑栓塞的患者在急性期病死率为5%~15%,多死于严重的脑水肿引起的脑疝、肺炎和心力衰竭等,且脑栓塞容易复发,约10%~20%在10天内发生第二次栓塞,复发者病死率更高。

联合用药方案

中药抗血栓药+蚓激酶肠溶胶囊+阿司匹林+大豆卵磷脂+深海鱼油+VE+VC

案例一:

血塞通分散片+蚓激酶肠溶胶囊+阿司匹林+大豆卵磷脂+VE

案例二:

心脑康胶囊+阿司匹林肠溶片+蚓激酶肠溶胶囊+大豆卵磷脂+深海鱼油+VE+VC

配伍原因

中药降脂类药:可使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增加。

蚓激酶肠溶胶囊: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具有溶解血栓的作用,并且可明显缩短溶解时间。

阿司匹林:抗凝血,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防止血栓形成。

大豆卵磷脂:可帮助脂类或者脂溶性物质吸收、转运和代谢,阻止胆固醇在血管内壁沉积并清楚部分沉积物,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的消散,防止胆固醇引起的血管内膜损伤。

深海鱼油:能清除血液中堆积的脂肪,保持血管通畅,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及阻止末梢血管阻塞的发生。

维生素E:具有脂溶性,能够成为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的一部分,并且能提高人体高密度脂蛋白因发生氧化、变质而阻塞动脉血管。

维生素C:具有促进胆固醇生成胆酸,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并且提高人体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防止密度脂蛋白氧化。

注意事项

1、预防及积极治疗三高、肥胖,减少体力活动,勿酗酒;

2、硝酸酯类药物容易产生耐药性,建议服用5天停用一天;

3、β受体阻滞剂长期应用后不可立即停药,以防胸痛反跳;

4、钙结抗剂不宜与β受体阻滞剂合服,以免加重心力衰竭;

5、低盐、低脂、控制饮食、戒烟、戒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mdc.com/wadwh/121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