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流供应受阻,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发的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疾病。病因包括颅内及颈部大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等,以及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等高风险因素,中老年人群尤为易患。
根据脑梗死发病的机制可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血流动力学所致的脑梗死三大类型。
今天主要介绍脑梗死的病因分型,即TOAST分型。
根据病因,可将脑梗死分为以下5种类型:
1.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动脉粥样硬化是本型脑梗死的根本原因。通常具有颅内、颅外大动脉或其皮质分支因粥样硬化所致的明显狭窄(50%),或有血管堵塞的临床表现或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包括如失语、忽视、意识改变及运动障碍等皮质损害,或脑干、小脑损害体征。
2.心源性栓塞型
由来源于心脏的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使血管急性闭塞或严重狭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是心源性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约占心源性脑栓塞的50%。本型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典型的脑栓塞多在活动中急骤发病,无前驱症状,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可在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同大动脉粥样硬化型。
3.小动脉闭塞型
平常统称的“腔梗”即为此型,又称为“腔隙性缺血性脑卒中”。小动脉硬化是本型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临床表现为腔隙综合征,包括纯运动性卒中、纯感觉性卒中、感觉运动性卒中、共济失调轻偏瘫综合征、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无大脑皮质受累的表现。若患者有潜在的心源性栓子或同侧颈内动脉颅外段狭窄50%可排除该亚型诊断。
4.有其他明确病因型
除外以上3种明确的病因,由其他少见病因所致的脑卒中。如凝血障碍性疾病,血液成分改变(红细胞增多症),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炎(结核、钩体病、梅毒等),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烟雾病等),夹层动脉瘤及肌纤维营养不良等。
5.不明原因型
全面检查未发现病因者,辅助检查不完全者或存在两种或多种病因,不能确诊者。本型约占脑梗死的30%左右。
出诊信息:
付源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浙江大医院神经内科
专长:记忆障碍和痴呆、脑血管病神经介入、帕金森病等老年期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出诊时间:
周一:浙江大医院之江院区,上午
周二:浙江大医院庆春院区,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