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股骨颈骨折遇上肺栓塞,多学科合

    

在和疾病较量的过程中,瑞金始终勇往直前,创造了无数个奇迹,积累了众多独创性的经验。正因为一个一个成功救治的案例,才使得今天的瑞金成为病人信赖、员工自豪、同行尊敬、医院。

铁山,人如其名,平日里身形干练、精神抖擞。初见这位患者,你可能不会想到他已是一位74岁的老汉了。3月初,他不慎跌倒,左侧股骨颈骨折了。

可惜,铁山老汉的就医过程并不顺利。他既往存在冠心病、糖尿病史,更为棘手的是,曾有多次肺栓塞史,今年1月还因“黑曚”至医院抢救。这样多的基础病,医院犯难,医院后,铁医院。

医院骨科何川主任医师接诊后,马上安排了相关检查,同时邀请呼吸科、心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等多学科会诊。为合并肺栓塞、冠心病史的高龄病人进行骨科大手术,可谓是惊心动魄。就像走钢丝一样,不仅麻醉难度巨大,而且围手术期间极易引起患者急性肺栓塞、心衰甚至猝死!

(术前骨盆x线片)

不日,肺动脉cta(ct血管造影)的术前复查结果出来了:右肺动脉及左肺下叶动脉多处栓塞;同时,冠状动脉cta回报:冠脉三支病变,左前降支近中段管腔中度狭窄,余管腔轻度狭窄。

尽管铁山老汉在肺栓塞发作以来坚持抗凝稳斑治疗,心肺功能较半年前有了改善,然而这样的心肺情况仍面临着极高的手术风险。“扶伤”不成,反而可能“丧命”,是选择继续卧床保守治疗,还是冒险一次选择关节重建手术,是摆在病人和医生面前的一次艰难抉择。“开吧!我们相信医院,相信何主任!”在医务处主持的重大手术谈话中,铁山老汉和他的家属仍坚定地表示。

接下来,麻醉、呼吸、心内及重症医学科于术前进行了多次访视和会诊,协助指导用药,完善了铁山老汉的抗凝桥接方案,制定了详尽的围手术期救治预方案。

6月17日,铁山老汉进行了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中,胡天然医生、王森森医生等麻醉科团队应用包括食道超声(tee)、脑电监测(narcotrend)及无创血压监测在内的多种手段,持续监测铁山老汉的重要脏器功能,特别是在股骨髓腔扩髓、假体植入压配等关键手术节点,保证了灌注压和内环境的稳定,为置换手术保驾护航。何川医生采用拿手的微创技术,最大程度减少病人创伤和出血。最终,在手术室团队的密切配合下,手术快速、顺利地完成。不久,铁山老汉转入重症icu病区继续密切观测,次日便平稳转回骨科病房,术后第一天即开始了下地负重的康复锻炼。

(麻醉团队应用食道超声持续监测血栓情况)

术后第一天,康复团队指导负重锻炼

(术后第六周复查骨盆x片)

术后第六周,铁山再次来到何川诊室复诊,已经身形矫健、行走自如了。

以往,老人股骨颈骨折常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是因为它使老人长期卧床,并可能带来褥疮、下肢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如今,随着外科技术和快优康复理念的不断进步和推广,在多学科合作的诊疗模式下,越来越多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将得到及时救治,恢复正常生活。

“还好当时‘咬咬牙’做了手术,没想到恢复得这么快!”,术后三个月来复查的铁山边走边笑道,“感谢医院,感谢多学科的努力,不仅让我重新站了起来,还使我步伐矫健,‘加速’病愈”。

一次成功的救治,背后是一个团队或者多学科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瑞金人攻坚克难、一切为了病人的信念从不改变,对医学高峰的追求也永不止步。

撰文、编辑:陈恺哲?张子晴

    

上观号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mdc.com/ways/1631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