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将成为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将影响心、肾、脑等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之衰竭,危及生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可导致动脉瘤,一旦血压剧增可引起脑出血重者造成死亡,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占95%),继发性(5%),后者包括: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多种疾病引发。
血管口径(外周阻力)、全身血容量、心脏收缩力三大要素与血压有关。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与国际高血压学会年颁布的高血压指南中规定,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收缩压≥mmHg(18.7kPa)和/或舒张压≥90mmHg(12.0kPa)。
血压:高峰值在上午6至10点,下午4至8点。低谷在夜间。我国高血压患者约有四亿人,分布于不同地区、种族、年龄的不同高血压发病率也不同:城市高于农村、北方高于南方、高原高于平原,黑人高于白人。
老年人以收缩期高血压为主、脉压差大、自我症状不明显为特点。
H型高血压即是高血压合并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浆同型半胱氨水平升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二者协同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与西方人群相比,我国人群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约占75%,在我国高血压导致卒中发病的强度为西方人群的1.5倍。
高血压的症状,早期往往症状不明显,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感觉。一般情况下,病人仅有头痛、颈后扳紧感。高血压病分期:第一期:高血压但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第二期:高血压并有下列一项: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第三期:高血压并有下列一项: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发生晕厥、抽搐。可选用合适的降血压药物,但不同的患者可能对不同的药物的疗效不同,这就需要患者和医生配合,找出适合自己的药物,严重时需联合用药。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也应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比如减轻体重、少吃盐、控制情绪等。难治性高血压必要时可选用手术治疗。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随着生理学、遗传学、神经内分泌学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研究已达到分子水平。目前,各种学说中以“镶嵌学说”比较全面,认为高血压并非由单一因素引起,而是由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的多种因素造成。
1.遗传因素:约75%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同一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据报道,高血压患者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者有跨膜电解质转运紊乱,其血清中有一种激素样物质,导致细胞内鈉、钙浓度增加,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增加,血管反应性加强,动脉壁收缩加强,这些都有助于动脉血压升高。近来研究发现,遗传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基因存在多种缺陷,其血浆血管紧张素原水平高于正常人,促使血压增高。
2.平时摄盐量高的人群,其血压升高百分率或平均血压高于摄盐量低者。世界卫生组织在预防高血压中建议每人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5g以下。一项由32个国家参加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尿钠平均值比其它国家高。尿钠钾之比增高,是其它国家的2倍多。尿钠最高的是天津。这与中国膳食的高钠、低钾有关。钾能促进排钠,吃大量蔬菜可增加钾摄入量,有可能保护动脉不受钠的不良影响。钙可减轻钠的升压作用,我国膳食普遍低钙,可能加重钠钾比例对血压的作用。钙的增加有助于患者血压降低。
3.社会心理应激:这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应激性事件包括:父母早亡、失恋、丧偶、家庭成员车祸死亡、离婚、经济政治冲击等。遭受生活事件刺激者高血压患病率明显增高。据认为,社会心理应激可改变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所有代谢过程。
4.神经内分泌因素: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其缩血管纤维兴奋性强于扩血管纤维、一些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的参与均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
西医治疗
一、一般治疗:1.饮食:少盐、低脂。2.控制摄入量、减肥。3.心理健康。
高血压发病与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应保证充足睡眠,劳逸结合。
二、降压药物治疗
(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尤其适用于:伴有心衰者、心梗后、糖尿病。因服药后使缓激肽在肺部的存积而导致咳嗽等副作用,该咳嗽大多无痰,服止咳药也效果不好。
(二)钙离子拮抗剂:由于抑制钙离子通过细胞膜流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肌,因而称为钙通道拮抗剂。常用药物有硝苯吡啶、尼群地平、非洛地平等。这类药降压效果好。适用于:中、重度高血压。副作用:潮红、心悸、下肢水肿等。服药时可致男性性功能暂时下降,停药后可恢复。
(三)血管扩张剂: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药物有:硝普钠、长压定、肼苯达嗪。高血压危象时可选用硝普鈉静脉滴注。
(四)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
1.中枢性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宁。
2.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常用者有阿方那特,用于高血压脑病的治疗。
3.交感神经节后阻滞剂:使交感神经末稍中去甲肾上腺素贮存耗竭,而达到降压的目的常用有:胍乙啶。但本类药副作用大,不宜长期服用。
4.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1)β受体阻滞剂:倍他洛克、比索洛尔、阿尔马尔等。降压原理因心排量下降、交感神经递质释放减少而致。服药禁忌: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哮喘、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长期使用不宜突然停药,以防心绞痛的发生。
(2)α受体阻滞剂:常用者有哌唑嗪。因对抗去甲肾上腺素而达到降压作用。但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可出现晕厥摔倒发生意外。
(五)利尿药:
1.噻嗪类:是应用最广的排钾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保钾利尿剂如:氨苯喋啶.
2.速尿,必要时静脉推注,可较快降压。
(六)复方小剂量降压药:复方降压片、降压0号、珍菊降压片。适用于:轻型高血压(不伴有器官损害者)。
药物治疗原则
个体化用药:根据不同病人的病理生理特点、病程进展和并发症,而采用不同的药物不同的剂量。
选用长效药,可达到持续平稳降压。
终身用药。但夏季血管扩张部分病人血压自然下降时可暂时停服药物,其他时候坚持终身服药。
必要时联合用药,使药效叠加。往往用于高血压较重的病人。
分级治疗:
对一般高血压,先用一种药物,如未满意降压可逐步加用一种或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考虑分级治疗。
一级:钙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可选用一种药物,无效可改用另一种。
二级:联合用药,两种药物并用,自小量开始,有效为止,若无效转入三级。
三级:联合用药,三种药物并用。手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
三.手术治疗
(1)经皮肾动脉射频消融术:填补了在难治性高血压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为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该射频消融术即通过专用肾动脉消融导管,用60℃的温度在每侧肾动脉消融破坏多个靶点,以降低肾动脉交感神经传导活性,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均可考虑施行该手术。目前我国此疗法已用于临床。术后患者平均血压显著降低,并保持血压稳定。研究还发现除降低顽固性高血压的血压外,还可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功能,减轻糖耐量异常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为这些患者带来福音。
(2)动静脉吻合术
即通过髂总动静脉吻合术改变动脉力学结构,从而帮助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接受了动静脉吻合术治疗后血压得到明显下降。但少数患者有同侧静脉栓塞事件,并接受了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术。对于曾经做过肾交感神经消融术的患者,动静脉吻合术或可辅助降血压。总而言之,动静脉吻合术或可显著降低血压和减少高血压并发症,该方法可用于辅助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中医治疗
1.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2.头部按摩法,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人体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都汇聚于头部,而且头部有几十个穴位。正确的经常按摩对高血压患者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保健作用。
3.推发
两手虎口相对分开放在耳上发际,食指在前,拇指在后,由耳上发际推向头顶,两虎口在头顶上会合时把发上提,反复推发10次,操作时稍用力。两掌自前额像梳头样向脑部按摩,至后颈时两掌手指交叉以掌根挤压后颈有降压的作用。
足部按摩法
足部与全身脏腑经络关系密切,足底按摩按摩法是以刺激足底穴位原理,按摩病变器官或者腺体的反射区,使其恢复原有功能,达到治疗效果,保持健康的目的。经常用手心劳宫穴摩擦脚心涌泉穴,可健肾、益智、心肾相交,能防治失眠、多梦等,对高血压病也有很好的疗效。刺激足穴可以调整人体全身功能,使得血液循环畅通,治疗脏腑病变。
总之,高血压必须早发现,早治疗,必要时选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以取得最好疗效。
医学委孟国威
本文为老科协会员所作,仅供参考交流。投稿请联系:shlaokexie
qq.点状白癜风发病要多久才能治愈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