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伊心力意第篇原创文章—
一提起乘飞机出行,大家最担心的莫过于飞机失事。
一想到机毁人亡,谁心里不忐忑呢?
每出现一次飞机失事,地球上车祸的发生率就有一阵异常升高,因为选择开车出行的人多了。
其实,我本人也有这种担忧。要不每次上飞机之前都要买保险呢。
然而飞机失事的发生概率极低。
据统计,-年,世界78家主要航空公司发生一次空难的概率是1/万。
理智地说,飞机是当今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
您完全没必要担心飞机失事。
倒是应该警惕另一个无声的杀手—肺栓塞
一年前,有一位老者,去美国探亲回来,下飞机后觉得有点胸闷,呼吸困难,没有在意。
回家后,淋浴洗漱。
夫人见他迟迟不从卫生间出来,开门一看已经猝死多时了。
尸检结果证实他死于肺栓塞。
几年前我一位同事的先生,也是从国外回来,下飞机后自觉胸闷,呼吸困难。
作为专业人士,我的同事立刻意识到有可能是肺栓塞。医院做了相关检查。
虽然最后排除了肺栓塞,也没有发现下肢静脉血栓,但是她对老公的这种专业呵护,还是让我们赞叹不已。
肺栓塞是心脏科三大猝死原因之一,大约占全部猝死原因的15%。
在三大猝死原因中,排在第一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排在第三位的是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居中。
肺栓塞就是血栓阻塞了肺动脉。
血栓通常来源于下肢或盆腔静脉系统。血栓脱落后,会顺着静脉血液循环到肺部。
血液被阻隔在静脉系统中,无法进入心脏。心脏就没有血液供应全身,结果可想而知。
如果是大块血栓堵住肺动脉,患者立即猝死,没有任何生还的希望。
我们常常看到报道,有人刚刚下飞机,突然一头栽倒在航站楼前,抢救无效死亡。最大可能就是大块肺栓塞。
如果堵塞肺动脉的血栓小,没有把肺动脉完全堵死,这时候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闷、呼吸困难、全身无力、稍微一活动就上气不接下气等症状。
这些小块肺栓塞的患者,虽然没有立即致命,但是,如果下肢还有残存的血栓,就有可能再经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是N次肺栓塞的打击。如果不及早采取措施,最终胜出的就只有死神。
前文提到的那位老先生,其实先前已经出现了小血栓堵塞肺动脉的症状,如果他足够警惕,医院就诊,也许能免于后续大块血栓再次脱落的打击,幸免于难。
在美国,每年新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有60多万人,导致死亡的人数是29万,新发生肺栓塞的人数超过23.7万。
年欧洲统计的数据是肺栓塞发生率是39-/10万人。
这比飞机失事高出好几个数量级。
当然这里要说明一点,不是所有的肺栓塞都只发生在乘坐飞机的时候,乘坐飞机只是发生肺栓塞的场景之一。
肺栓塞这么可怕,是什么因素导致的呢?为什么坐飞机容易得肺栓塞呢?
引起肺栓塞的元凶是血栓。
血栓通常来源于下肢静脉或盆腔静脉。
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要素:血流缓慢、静脉损伤和血液高凝状态。
它们被称为微尔啸三要素,这是为了纪念19世纪德国医生微尔啸(Virchow)而命名的。
第一个要素是血流缓慢。
乘坐飞机特别是经济舱时,空间狭小,双腿下垂,长时间不得动弹。
必然导致血流缓慢,下肢静脉血回流受阻,血液瘀滞在小腿或大腿的静脉中,容易发生血栓。
所以人们把乘坐飞机后发生的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称作经济舱综合征。
第二个要素静脉损伤
这里说的静脉损伤不是指静脉破损或裂开,主要是指管腔内表面的内皮细胞层不完整或功能受损。
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容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容易引发血栓形成。
静脉损伤的另一个含义是静脉瓣功能不全。
什么是静脉瓣呢?
静脉瓣是指静脉内单向开启的门,在静脉系统中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组静脉瓣。
在下肢静脉中,这个门只向上开启,当血液由下往上流动时,门打开。
如果下肢静脉内的血液想倒流回去,对不起,此门立即关闭,不会向下开启,静脉血液不会向下反向流动。
因此在下肢肌肉收缩和静脉瓣的共同作用下,下肢静脉血液一节一节地往上流动。
这样就保证了下肢静脉血液能克服地心引力的作用向上流动到达心脏。
当静脉瓣受损时,门就关不严,总有血液通过静脉瓣漏下去。
血液总在下肢瘀滞,就引起下肢静脉曲张。
有下肢静脉曲张的病人,在小腿上,好像爬着一条条的蚯蚓。只有抬高下肢,借助重力的作用让下肢瘀滞的血液排空后,这些“蚯蚓”才会消失。
肥胖,长期站立、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常常伴有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有下肢静脉曲张。
第三个要素是高凝状态。
许多疾病可以导致高凝状态,在此不赘述,单说飞机上的情况。
许多人因为怕上厕所太麻烦,顾忌打扰邻座的乘客,所以干脆不吃不喝。
这种情况在2-3小时的飞行距离尚且可以容忍。但是超过6小时飞行,特别10几个小时的长距离飞行,就会造成脱水、血液浓缩、高凝状态。
等飞机到达目的地时,您的下肢可能已经形成了血栓,一个无声的杀手已经悄无声息地埋藏在您的小腿中。
刚刚形成的血栓特别松脆,和血管壁粘贴得不牢固,轻微的活动,比如行走、大便、咳嗽、搬运行李等都会使其脱落,栓塞到肺动脉,酿成灾难。
要想预防经济舱综合征,当然买头等舱和商务舱是一个不错的选项。但是,不是大多数人的选项,至少不是我的选项,因为太贵。
下面还是来说点价廉物美,我承受得起的方法吧。
主要就是针对上述那些引起腿部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加以防范。
长途飞行时,要经常走动,不要怕打扰邻座。
您应该这么想:我请他起立让道,也是在迫使他活动呀,这也有助于他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呀。
我个人的体会是,每次请邻座起立让道,别人都很客气,也很配合,没有不愉快。
坐在座位上的时候,也要尽量多活动脚踝。拍拍小腿和大腿的肌肉,“唤醒”它们,并时不时做一下小腿和大腿肌肉收缩的动作,促进静脉血液克服地心引力往上流动。
最后还要强调,乘坐飞机,别忘了多喝水。飞机上所有的饮料、热水、矿泉水都是免费的,虽然只送一次,只要您需要,乘务员会不厌其烦的给您送过来。
对于有高危下肢血栓风险,而且还需要长途飞行的乘客,比如肥胖、肿瘤、有下肢血栓形成或肺栓塞病史的患者,应该咨询您的医生,可否先考虑使用一些出血风险较低的口服抗凝药,或者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总结一下:乘坐经济舱长途飞行时,因为缺少活动、脱水、高凝等原因,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进而引发肺栓塞,猝死。预防措施就是多活动、多喝水。
死磕自己,帮助大家!我是尹力,下期见!法律声明:原创文章,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封面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文中视频均出自天津医院心内科,即作者所在科室,仅供学习交流使用,未经允许,不可转载!编辑:木易丫丫技术:圣斗柿子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