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很早之前,就有了切除脾脏的治疗手段,例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常伴明显脾脏肿大,当年缺乏好药控制白细胞及其脾脏的时候,实施切脾有助于缓解肿大压迫症状及其消减体内肿瘤负荷,此乃权宜之计。
现如今,进展迅速,尤其有了靶向药物,基本不采取切脾治疗了,然而,另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骨髓纤维化,巨大脾脏压迫不能通过药物缓解,或脾大带来明显且顽固性血细胞减少,外科实施切脾治疗有助于缓解压迫与血细胞减少病情,尽管过去不太考虑,现今倾向于较为积极一些了。
对于广东广西地区特色的地中海贫血,由于长期慢性溶血,脾脏做为滤血、储血器官,会逐渐肿大起来,肿大之后,又会造成脾源性血细胞扣留被清除,招致血细胞进一步减少,此时,可以采取切脾治疗的外科手段;如果属于单一淋巴肿瘤的话,手术治疗更是不错的选择。
那么,脾脏不大,由于免疫功能异常所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否可以考虑切脾治疗呢?
对于内科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好甚至很差的患者,超过半年至一年及其以上,如果没有禁忌症,身体与心理上能够接受的话,是可以考虑实施的;因为脾脏免疫生化系统出了故障,产生了破坏血小板的抗体,又扣留并清除血小板,“去脾”治疗是有效的。
除了传统手术切除外,现如今,外科微创手术发展,创伤减少安全提升;而介入技术可以实施“脾动脉栓塞术”,就是指通过动脉插入导管,置于一些栓塞剂消除脾脏功能,通俗称之为“自家去脾”治疗;放射科医生也不甘落后,对于不宜采取手术,哪怕微创手术患者,进行脾区照射,也在临床获得过疗效,不过临床少用。
尽管如此,针对上述病患,尤其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患,切脾仍然存在一定风险:手术与麻醉风险,“去脾”患者免疫欠缺及其易于招致感染,切脾后获得性血小板显著升高,副脾是否切除干净,切脾无效或反复,血小板显著减低状态下如何确保切脾安全,等等;诸如此类问题存在,需要血液科全面系统复查评估,协同外科权衡利弊,方才实施切脾治疗。
『注』
如果您对本文有疑问、对疾病与治疗有不懂的问题,您可通过添加以下 ITP(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①:已添加 ②:对于疾病的检查、病症、治疗、护理、预后、饮食存在疑问,可点击『阅读原文』直接进入在线咨询频道,与在线医生一对一咨询,我们会竭尽所能为你解开疑惑。
▼点这▼
口腔健康全身健康这些疾病你需要注意啦疝气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