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曲张,是一种好发于下肢的,可发于任何年龄段又高发于50岁以上人群的常见疾病。据统计,我国静脉曲张患者超过1亿,发病率高达12%,且逐年上升,但规范治疗率只有2%。“蚯蚓腿”,真的只是影响了美观而已吗?
静脉曲张的发展进程事实上,静脉曲张有发病率高且不可逆的特征,影响外观只是其中一面,更为严重的是随着静脉曲张的深入发展,很可能导致血管破裂、坏死、梗塞等危险,严重时可能造成闭塞性脉管炎、坏疽等并发症,甚至面临死亡。
0无明确体症期静脉曲张的最初表现主要是静脉的扩张迂曲,它没有明确体症,但表现出腿酸胀、无力、腿肿、易抽筋。
1血管扩张期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曲张、蜘蛛网状静脉曲张,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且凸出皮肤。
2静脉曲张期皮下浅静脉持久性扩张、无并发症,是最佳治疗期。这个阶段在站立时,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会高出皮肤,但腿抬高后或是平卧后可消失,也常伴有小腿酸胀等不适感。
建议:
0-3期患者可以通过养生保健的方式预防血栓的发生,4期及医院手术治疗。
3水肿并发症期曲张的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尤其是久站后或过于劳累后较明显,出现局部皮肤瘙痒。
4皮肤改变期随着血液淤积的增多,静脉压力增高,部分血液会渗透到皮肤及皮肤组织,造成色素沉着,局部发紫甚至变黑,也会引发湿疹。
5可愈合的溃疡静脉曲张的小腿供血不足,皮肤表面出现轻度损伤也会导致溃疡。
6无法愈合的溃疡静脉曲张晚期,溃疡周围组织变薄,皮肤发黑变硬,伤口难以愈合,且愈合后易复发,也被称为“老烂腿”。
静脉,负责将身体各部分血液带回心脏;静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当血液流向心脏时,瓣膜张开,让血液流向心脏,血液流走后瓣膜就会闭合。
但当静脉瓣膜过于薄弱,人体久站后会使静脉扩张,导致静脉瓣膜无法正常合上,血液难以回流,形成静脉曲张。
静脉曲张的高危因素先天因素先天性脉壁薄弱人群(静脉曲张有一定的遗传性)。
后天因素长期久站或久坐、从事重体力劳动、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妊娠及肥胖等人群,都会增大下肢静脉压力,增加静脉曲张风险。
年龄因素年龄越大,患病的人越多。
肺动脉栓塞是五大秒杀型心血管疾病之一,当一大块血栓堵住肺动脉时,5秒之内即可致死。
形成原因当浅静脉出现静脉曲张,会导致血液长期回流不畅,从而影响深静脉的血液回流。久而久之,静脉血液会凝结在下肢深静脉血管内,形成深静脉血栓。
当人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后(如:久坐)突然站起来走路,肌肉一挤压,血栓会随着血流跑回心脏,随后流到肺动脉中,造成肺动脉栓塞,引发致命危险。
仰卧举腿,治好二十几年的下肢静脉曲张
我站讲台二十几年后,患静脉曲张,左腿内侧静脉形成大结,有痛感。医院要给切除,但我无暇住院。自己仰卧,将腿抬起,1分钟后,曲张现象即消。于是早晚两次仰卧,将两足垫得比枕头还高,以便于静脉回流,日久天长曲张现象逐渐减轻。现在每天早晚仍坚持仰卧举腿几分钟,曲张现象已基本消失。本文引自:年4月7日《辽宁老年报》(杨果著)
百姓验证
湖北当阳市商业局程遗海,男,69岁,离休干部。他来信说:“我患左小腿静脉曲张已近两年了,时常疼痛,不能下蹲,吃了很多种药也没治愈。后来用本条偏方治疗10天,左腿就不疼了。现仍在继续治疗,曲张现象已有明显好转。”
下肢静脉曲张高危人群如何预防?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宜快速步行。快速步行时静脉血管就象抽水泵一样将处于曲张状态的静脉血液往心脏输送,使曲张静脉的新陈代谢加快,静脉也能较快恢复正常,另外,快速步行后,最好能抬高双腿,躺下休息。
站立时宜踮脚后跟加强小腿肌肉泵作用促进静脉回流;宜穿长筒弹力袜,这样能使皮肤表面产生保护力,促使曲张的静脉不再向外膨胀,从而保护曲张的血管。
忌长时间站立,因为这样易使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忌下肢活动过少或下肢长时间下垂不动,比如跷二郎腿就会阻碍下肢血液回流;忌用收缩血管的药物,如麻黄素等。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中医。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