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岁老父中风导致半身瘫痪,就因忘了这件

周大伯的儿子怎么也想不到,63岁的老父因为中风造成的半身瘫痪,究其原因竟是房颤惹的“祸”!

“当天父亲正在厨房做饭,突然传来‘咚’地一声。我跑进厨房一看,发现父亲栽倒在地上,胳膊不听使唤,嘴角歪斜,说不出话了。家人赶紧拨打医院,医生说是中风。”周大伯的儿子回忆,去年底,父亲常常感觉心悸、头晕,心脏跳得时快时慢,到医院一检查,确诊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叫“房颤”。医生给开了抗凝药,叮嘱要按时用药。

前些日子,周大伯感觉身体没什么不适,自己就擅自停药了。可万万没想到,后来就突发中风,落下了半身瘫痪,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明明是心脏问题,怎么会中风了呢?”带着这个问题,医馆君在9月25日“世界心脏日”来临之际,采访了浙江大学医院傅国胜教授。

傅国胜教授说:“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中风。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但房颤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就能预防和减少中风的发生,医院进行卒中风险测评,选择正确的药物。严密监测下坚持长服规律服用抗凝药。”

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

房颤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在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房颤发生率就高达2%。房颤的主要症状有心悸、眩晕、晕厥、气促等,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无症状”自然导致不重视,但这些人往往在中风后才了解到房颤的危害。

房颤的症状虽轻,危害却很大。

房颤发生时,心房有效的收缩功能消失,这导致心房内主要是左心耳的血液淤积并可能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停在哪里,就可能会造成相应部位血管的堵塞,如脑栓塞、肺栓塞、脾栓塞、肾栓塞、下肢动脉栓塞等。在这些栓塞事件中,最常见的危害最大的是脑栓塞,即脑卒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中风”。

房颤最大的危害就是脑中风。与普通人相比,房颤患者的中风发生率要增加近5倍。需要指出的是,和其他原因引起的中风相比,房颤导致的中风更可怕。

这是因为相较于血管内的空间,心房内更“宽敞”。若心房中有凝结成块的血栓,其个头更大,极易堵塞人体中较大的血管。这就导致了房颤引发的中风有“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有研究显示,房颤引发的中风30天内的死亡率可达25%,一年内死亡率则高达50%;中风急性期致残率高达73%;中风后第一年累计复发率高达6.9%。

对于房颤的整个疾病管理过程,首先要避免病人发展为房颤患者。因为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均有基础性的疾病,高危人群一般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状腺疾病患者等。只有大约15-20%的房颤患者是无基础性疾病的,其中少数是家族遗传性质的,也有一些是自身退行性改变导致的。

做好三件事,让房颤患者远离中风

幸运的是,虽然房颤引发的中风危害大,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有效预防中风事件的发生。

目前,抗凝是国内外公认的预防房颤引发脑中风的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抗凝治疗是通过阻止心房中血液凝集成血块,达到预防脑中风的目的。

傅国胜教授提醒:“我们一直在强调房颤抗凝的重要性。但仍旧有一些患者因为自身原因不能遵从医嘱,其治疗顺从性差,进而就导致房颤的整体治疗效果偏差。患者若能做好三件事,与房颤相关的中风事件就会大幅减少。”

首先,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卒中风险测评。有些房颤病人存在心悸、乏力、心衰等症状,他们误以为服用药物控制好这些症状,也就预防了中风。实际上房颤患者的中风与其危险因素有关,而与房颤症状无关。医院,如浙江大学医院,都设有专门的房颤门诊,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评判个人的中风危险因素。

其次,要正确用药。如果评分结果显示有中风风险,就应该服用抗凝药来预防中风,预防血栓形成。

最后,坚持在严密监测下长期规律服用抗凝药。抗凝药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不能时断时续。即使没有感觉不适,不等于说中风的风险消失了,因此不能停药。专家提醒,房颤患者一旦停止抗凝,中风会随机“找茬”,“乘虚而入”。

需要强调的是,患者服用传统抗凝药,因个体差异大、需频繁监测等原因擅自停药,其实非常危险。现在一些新型抗凝药已经能规避这些问题,具体如何用药,医院咨询医生。

另外,如果患者不合适使用抗凝药物,或者不能坚持抗凝治疗,也可以考虑做左心耳封堵术,这是一项相对新的技术,但已经得到美国FDA的批准,医院都比较有经验。

编辑/制作:医馆君

觉得不错,给医馆君点个zan吧~

往期精彩推荐

“抑郁症”究竟有多可怕?多关心自己,测测是否有抑郁倾向…









































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mdc.com/wacs/144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