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众,主任医师,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民建沙河口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年毕业于锦州医学院医疗专业。年于解放军总院介入科进修,师从张金山教授,医院研修。自年始从事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工作,开展了多种疾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和新技术。于年在大连市率先开展TIPS治疗肝硬化。在全国最早开展了贲门失弛缓大球囊扩张术。年开展新技术《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并积极启动急诊脑动脉溶栓绿色通道,24小时随叫随到,使更多的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年至今已获大连市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大连市卫生系统科技技术二等奖1项。任中华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委员,《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编委,国家卫计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介入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内脏疾病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第三届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委员,辽宁省介入医学分科学会委员,辽宁省外周血管及肿瘤介入质控中心委员,大连医学会放射介入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大连市放射介入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
介入科的工作是繁忙的,介入科的医生是辛苦的,介入科的责任是重大的。清晨,他很早就到达病房,查看病人,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白天,他穿着沉重的铅衣,凭借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诊治着一个又一个病人。多年来,他用真诚温暖的话语、和蔼可亲的笑容耐心地服务每一位病人,用爱点亮无数患者生命的希望,他就是现任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高众。
悠悠母校情拳拳赤子心
受父母的影响,“立志从医,悬壶济世”是高众儿时就有的梦想,在备考母校的那段日子里,他经常潜心书海、挑灯夜战,不懈的努力也收获了可喜的成果,年,高众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我校医疗专业。在母校的五年,是他生命里非常重要的一段时光,这里为他未来的医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说,母校教会了他如何做人,在母校他学会了团队协作、锻炼了组织能力。母校对他来说就是一片沃土,只要怀揣一颗理想的种子,这里就能提供种子发芽的养分。
从步入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高众便深知一位良医身上肩负的重大使命,为践行开学典礼上许下的“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无悔誓言,也为更好地完成自己救死扶伤的夙愿,大学期间,他不仅畅游书海,还虚心向他人请教。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众以惊人的毅力为自己的大学生涯交付了一张满意的毕业答卷。
母校很多的老师让他记忆犹新,课堂上精彩的讲授和课堂下无微不至的关怀充溢在高众大学五年的光阴里。“我对人体解剖比较有兴趣,解剖教研室的魏占东老师的授课灵活生动,让我记忆深刻。”高众说。他还清晰的记得,母校的很多老师上课的时候只有一支粉笔、一杯茶水,不带教案、不看教材,所有讲授的内容都在脑子里,滔滔不绝、有条不紊,让他和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一路走来,每一阶段的老师都对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他的未来给了很多启迪,他说他是站在这些前辈的肩膀上成长起来的。
三十多年前,高众和同学们从祖国各地汇聚到母校,他们经历了每个大学生都要经历的军训、班会和各种活动。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吃饭、一起爬山、一起去楼顶看日落,太多的“一起”散落在高众的记忆里,大学生活的点点滴滴仿佛就在他的眼前。“解剖考试前,和同学们一起将解剖标本借到宿舍,在床前学习。”高众回忆这段往事时,温暖萦绕在心头。
在医学路上不断前行
年,高众自我校毕业后,来到了医院供职,从此,他便将着手成春的良术连同无微不至的关怀深深地植入到了那里,把自己的从医生涯无悔地交付给前线阵地。年,为夯实专业理论,更好地服务患者,高众前往解放军总院介入科进修,师从张金山教授,为之后的临床工作打下了坚持的基础。年,高众只身一人走出国门,医院研修学习,充分掌握了更多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对医学的热爱、对了解新知识的渴望以及对解除患者病痛的成就感,让高众选择继续前行。本着“严谨、坚韧”的态度,自年开始,高众便一直致力于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工作,先后开展了多种疾病的介入治疗新技术、新方法。作为介入科室的学术带头人,他带领科室积极探索,拼搏进取,在大连市率先开展了经颈静脉-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化、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的静脉内支架置入术、贲门失弛缓大球囊扩张术、子宫肌瘤子宫动脉栓塞术UAE、颈动脉狭窄的支架置入术、动脉内血栓旋切术、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夹层以及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等多项介入领域新技术,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此外,高众还带领团队开展了经皮血管内肿瘤灌注化疗+栓塞术、消化道出血动脉栓塞术、外伤性盆腔出血动脉栓塞术、气管支架置入术、梗阻性黄疸经皮胆管内外引流术及支架置入术以及急性肺栓塞的祛栓及滤器置入术等学科内领先技术。
不断的探索与创新,高众收获了丰硕的实践成果,年,由其主持开展的新技术“急性脑梗塞动脉内溶栓”和“大脑中动脉狭窄内支架置入术”,截至年底,在高众的带领下,科室已完成颈动脉、椎动脉、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近四百例,同时,他还积极启动急诊脑动脉溶栓、取栓绿色通道,并已实施手术余例,使更多的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此外,高众及其团队每年可完成50例左右的主动脉疾病腔内介入治疗,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值得一提的是,高众主持开展的“经颈静脉门腔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和“应用rigiflex气囊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研究”分别荣获了大连市新技术二等奖和三等奖。
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是一名好医生的标准。高众是患者心中的好医生,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面对今日的成绩,高众说自己十分感谢在锦医学习阶段的各位启蒙老师们和从事介入工作的医院的张金山老师。“我的一切成绩,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得来的。”高众谦虚地说。
身兼多职热心公益
为更好的推动介入学科的发展,高众多次主持及主讲国家、省、市医学继续教育课程。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他还身兼多职,作为中华放射学分会(神经)介入学组青年委员、《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编委,国家卫计委脑防委缺血性卒中介入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委会内脏疾病专家委员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第三届介入治疗学术委员会委员、大连医学会放射介入专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大连市放射介入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委员以及《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杂志编委,高众不断为祖国的介入医疗卫生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多年来,高众热衷公益活动,先后组织并举办了社区医生继教培训12次。年,在大连市长兴和李家街道举办了“心脑血管病健康教育进社区”活动,此活动至今每年举办一次,成为区民建基层委员会品牌活动,他本人被评为“年度社会服务先进个人标兵”。年、年与区社区卫生管理中心联合举办社区医师培训12次。年获区政协优秀建言献策奖,同年获区优秀政协委员。
岁月变迁,春秋交替。行走在祖国介入诊疗事业的征途上,高众无怨亦无悔,奋战在医疗战线三十余年,高众没有一句豪言壮语,他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自己应尽的责任,而就在这看似平凡的岗位和一场场不平凡的战役中,他用医者的博大情怀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谱写出一曲曲救死扶伤的动人乐章,“为更多的病人解决痛苦,培养出更多出色的青年介入医生,未来是他们的”,这是高众现在的梦想,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用朴实无华的点点滴滴塑造着一个最美医生的光辉形象。
校友寄语
祝母校不断创新发展,为人民健康培养更多合格的“守门人”。——级校友高众
文/郑璐综合
责任编辑/新闻中心
白癜风专业医院白殿风用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