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20多个小时回深引发肺栓塞,医生给出

刚过完年的正月初八,34岁的刘先生(化名),高高兴兴地从湖北老家回深圳“返工”。

刘先生从深圳回老家时一样是自驾车,腊月二十八出发,途径龙河高速、大广高速,平日里不过十二三个小时的车程,由于春运大塞车,开了二十几个小时将近三十个小时,疲惫不堪。

因此回程时,刘先生刻意避开了春运返程高峰,选择了正月初八的晚上出发。吃过晚饭的他还带着几分春节未过完的小兴奋和惬意,美滋滋地上路了。

谁知道等待着他的依然是……

终于在二十多个小时之后,年初九的晚上,刘先生抵达了深圳,到家倒头就睡。

正月初十(2月14日)早上起床,刘先生开始不停咳嗽,痰中带血,高烧不退。

事实上,刘先生前几天不小心得了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在老家的社康挂了两天吊瓶,本来以为快要痊愈了,不曾想经过了长途驾车,高烧越来越厉害,还胸痛了起来,甚至无法躺平。

情急之下,刘先生在女朋友的陪同下来到中山七院急诊科看病。

在医生听到刘先生说右边的胸口很痛时,建议刘先生去拍X线胸片。胸片一出来,果然,发现了双肺胸腔积液。

进一步检查发现其血浆D-二聚体含量偏高,血氧含量偏低,医生又建议他做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了SⅠQⅢTⅢ型心电图特征,这常见于急性肺栓塞的病人。

▲刘先生心电图

最终,在肺动脉CTA的报告中,刘先生的肺栓塞被确诊,并且评分为中危。

医生采取抗凝治疗的方法,给刘先生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克赛),并口服抗凝药(利伐沙班)。8天后,刘先生的身体逐渐好转,顺利出院。

▲《肺栓塞是如何形成的?》

年11月初,一名28岁妇女自澳洲搭机飞抵伦敦希斯洛机场(HeathrowAirport),入境时,她猝死在大厅。这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社会上普遍认为她得了一种静脉炎,肇因于长时间坐在狭窄拥挤的空间(经济舱座位),无法移动双脚而造成小腿血栓。

▲“经济舱症候群”

后来,医学界把这种体循环的栓子脱落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病症称为:肺栓塞。

在本次治疗中,刘先生的病例比较特殊。

首先,肺栓塞的发生多是在老年人中,而刘先生正处于青壮年阶段,按常理说不容易引起肺栓塞,但他先是肺部感染导致血液形成高凝状态,又长时间久坐,下肢没有活动,从而形成了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双下肢周径不一

▲肺动脉血栓栓塞示意图

外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脱落,随静脉血流移行至肺动脉内,由此,才形成了肺动脉血栓栓塞。

《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中指出,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急性肺栓塞类型,占急性肺栓塞的绝大多数,其年发病率为-/10万人。

肺血栓栓塞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肺栓塞三联征)。

急性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易漏诊。重者可导致晕厥甚至死亡。

专家指出,肺栓塞的发病多合并有遗传性因素,并且容易复发,随诊的周期长达3-6个月。

刘先生顺利出院后,于3月1日来中山七院呼吸科复查,各项指征正常,恢复良好,并未复发。

肺栓塞的发病诱因包括重大创伤、外科手术、下肢骨折、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口服避孕药、长时间卧床(3天)、久坐不动、老龄等。其中手术、创伤和骨折占44.88%,肿瘤占13.00%。

以下几类人群要注意预防血栓:

1、超重或肥胖的人

2、经常出差的商旅人士

3、熬夜打麻将久坐

4、吸烟者

5、孕妇

6、复用雌激素者

雌激素是常见避孕药物的主要成分,服用避孕药的女性患上血栓的可能性会增加3-4倍。

7、有感染或炎症性疾病的人

8、有血栓家族病史的人

9、以前得过血栓的人

1、多做“踝泵练习”——

双膝自然伸展,用尽全力勾脚10秒钟后再用尽全力绷脚,反复进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数,越多越好。

2、试一下瑜伽姿势:

牛式和猫式,增加背部伸展和弯曲。

3、坐在不稳定的物体上,比如健身球,甚至无背的凳子,以迫使你核心肌群工作。

4、每侧臀部屈肌每天延伸三分钟。

5、闲暇时走几步。当然,有氧运动更好。

6、工作或久坐时坐、站交替。

热衷“葛优瘫”的各位小可爱,快从你们的沙发上站起来!

指导专家

廖晓星

急诊与灾难医学中心学科带头人、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

-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委员复苏学组副组长

-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应急(灾难)医学会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急诊与灾难应急专委会主任委员

-美国心脏协会(AHA)急救培训主任导师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急诊科)学科带头人

-深圳市医学会应急与灾难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

出诊信息

周二上午

指导科室

急诊与灾难医学救治中心

急诊与灾难医学救治中心作为中山七院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公共卫生灾难救治中心、国家级保健康复中心”的核心项目之一,是医院重点发展的特色专科。包括急诊内科、急诊外科、院前急救、医院、灾难应急医疗救援队等功能模块。

设有急诊区、抢救留观区、急诊ICU、急诊手术室和急诊病房,拥有床位50张,并配置了多种最先进的急诊急救设备。现有医生20名,护士50名,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1名,半数以上医师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

我们秉承中山大学“医病医身医心,救人救国救世”的传统理念,发扬“救死扶伤、救急扶危”的人道主义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职业准则,为社会提供每日24小时不间断的临床医疗护理服务。

文/郑天心

图/来自网络

视频/springernature

字幕/人人影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mdc.com/wadzz/1309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