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多,缺乏特异性,加之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和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误诊或漏诊。很多患者多年来都在不同的医,缺乏特异性,加之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和重视程度较低,导致误诊或漏诊。很多患者医院里看过,都是被当成了各种各样的疾病,饱受“折腾”,吃尽了苦头。一句话,就是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难度。对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检查要有一定的了解。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分期检查分为两个部分(有些是必须做的,有些是可以选择的)。
01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
1、化验
也就是所谓的抽血、尿液标本等。
除了常规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常规项目外,还需要做一些与CgA、NSE等相关的生化指标(肿瘤标志物),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需要做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等检查。
2、嗜铬酸
CgA是一种常见的49kD酸性多肽,它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它可以作为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肿瘤标志物,可以对抗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的筛查,而长期监测CgA的动态变化,对治疗和疗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肿瘤的发展和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血清CgA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具有大约60%~90%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但是请记住
(1)神经内分泌瘤(例如直肠)极少分泌CgA,也就是说,在便血中CgA含量是正常的,并不能完全排除神经内分泌瘤;
(2)部分病人同时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或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则血清CgA会出现假阳性,其结构与血浆中CgA相似,而肾功能不全及PPI的使用也不会对其产生任何影响;
(3)CgA在诊断肺神经内分泌肿瘤、疾病进展、预后等方面的应用并不多见。
3、特异烯醇化酶的研究
NSE增高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发生率较高,可用于监测病情、评估疗效等。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特殊的内分泌肿瘤,其分泌的荷尔蒙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如果出现功能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通过对胰岛素、C肽、胃泌素、降钙素、胰高血糖素、血管活性肠肽、生长抑素等进行检测。
胃泌素瘤病人的血浆胃泌素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胰岛素瘤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增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相关。
神经内分泌肿瘤伴有类癌综合征,可大量释放5-HT,促进5-HIAA的代谢,故对5-HIAA进行24小时尿5-HIAA的检测,可作为类癌综合征的诊断参考。注:非典型类肿瘤综合征的病人,血5-HIAA或5-HIAA均为正常。
4、常规影像学检查
传统的放射学包括超声、CT、MRI等,是一种能够反映病变形态学改变的影像学表现,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定位诊断、临床分期、手术切除性、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评价(在治疗过程中,对肿瘤的大小进行监控)。根据不同的部位,采用不同的影像学方法。
(1)超声
该技术可应用于腹股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早期筛查,同时也能了解肿瘤的血供特征(因为超过一半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都是血管丰富的),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肝脏、胰腺等部位的肿瘤组织活检。
(2)CT
最常见的是通过CT来确定肿瘤的位置,CT扫描能够了解到肿瘤的血液供应情况。对于较小的胰腺和小肠的神经内分泌肿瘤,CTA+CT小肠造影可以增加小肿瘤的检出。
(3)核磁共振成像
MRI能更好地定位肿瘤,尤其是胰腺、盆腔等神经内分泌肿瘤。对于转移至肝内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可以采用一种名为“普美显”的专用造影剂,能显著地增加肝内转移性神经内分泌瘤的检出率,并能帮助排除其他影像学检查中出现的错误。
02神经内分泌肿瘤治疗
1、外科治疗
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手术治疗是目前最主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局限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内窥镜和根治性手术。
神经内分泌肿瘤,如果能根治性切除,最好是外科手术,如果分化好,级别低,即使有转移,也要尽量行R0切除,如果R0不能切除,也可以考虑R1切除(姑息减瘤),以减轻肿瘤,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但G3病人的外科治疗原理类似于肿瘤。
尤其是一些特定的NEN,尤其是胃1型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因为它的恶性程度很低,经常会复发,所以只要定期进行内镜检查,就可以将大的肿瘤切除,而不需要进行全胃切除。再比如,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因为大部分都是低级肿瘤,恶性程度很低,一般都是一厘米以下的单发,一般只需要把阑尾切除(阑尾切除,就能彻底清除),不需要再进行右侧结肠切除。
2、局部治疗
主要有射频消融RFA,TAE,放射性粒子植入等。
临床上以肝动脉为主要转移点,尤其是胃肠道胰腺,建议手术、消融、肝动脉栓塞等。消融方法有: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消融等。肝动脉栓塞术有TAE、TACE、TARE等多种方法。提示:对于恶性NEC的肝转移,不建议采用局部疗法。
对于不适宜外科治疗的早期病人,可以考虑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肿瘤的治疗可以采用全脑放射治疗或SBRT。
3、放射性核素受体介导的治疗
PRRT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类似物(SSA)的方法,它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用于显示有放射性吸收的病变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放射性同位素是90Y和Lu,也就是90Y-DOTA-TOC和Y-DOTATEPRRT,它们在射线种类、粒子能量和组织穿透性上都有很大差别。
对于晚期难治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主要是针对SRS的治疗,包括SSA、分子靶向治疗、化疗等。
PRRT是针对G1、G2及SRI阳性的病人,也可用于G3(但需要联合其他药物)。因为PRRT是在SRS阳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在治疗之前必须进行SRI检测,以确定肿瘤的整体负担和SSTR的表现;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给予肾保护的药物,在治疗后需要对病变部位进行显像,以评价药物浓度。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
结语:有些病人需要配合化学治疗。国内还没有批准PRRT疗法。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等。要充分了解神经内分泌肿瘤,从心理上重视,要有这样的意识,这样的话,就可以考虑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病史,尤其是肿瘤家族史、症状表现等,以便进行相应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