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支气管动脉畸形致咯血及纵隔血

文章来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38(09):-

患者男,55岁,因胸痛、咯血、呼吸困难1d于年11月22日入院。患者入院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胸痛、咯血、呼吸困难症状,胸痛持续时间数分钟到数小时不等,呈闷痛,与呼吸无关,无放射;咯满口鲜血,量约60ml;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无发热、心悸、晕厥、休克等症状。否认结核和支气管扩张病史,无咯血史。体检:体温36.5℃,脉搏76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血压/90mmHg(1mmHg=0.kPa),意识清楚,颜面、口唇及四肢红润,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呼吸动度及叩诊无明显异常,双肺呼吸音粗,心音P2A2,P2亢进,双下肢无水肿。年11月22日胸部CT示:(1)左肺门增大,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左肺呈阻塞性肺炎改变;(2)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并与支气管食管分界不清(图1,图2)。查血D–二聚体为3.28mg/L;血常规示:白细胞11.8×/L,中性粒细胞为0.90%,血小板×/L;肝功能、血气分析大致正常;男性肿瘤系列阴性。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0.3g,2次/d)抗炎,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0.5g止血,泮托拉唑钠80mg抑酸保护胃黏膜等综合治疗。应用止血药物后患者仍有咯血,于年11月22日行胸部CT平扫+增强示:(1)考虑右肺支气管动脉畸形,伴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形成;(2)左肺支气管受压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图3,图4,图5,图6)。于年11月24日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发现右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迂曲,同时可见对比剂外溢,予以弹簧圈栓塞治疗,再次造影示栓塞成功(图7,图8)。术后患者未再咯血,继续抗感染治疗。明确诊断:(1)右肺支气管动脉畸形;(2)左侧阻塞性肺炎。患者于年11月28日晚间出现胸前区撕裂性疼痛,次日复查胸部增强CT示:(1)支气管动脉起始部致密影,符合术后改变;(2)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缩小,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较前缓解,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进展(图9)。1d后患者胸前区疼痛缓解,未再咯血,于年12月3日出院。年4月29日患者来院复诊,诉术后未再咯血,复查胸部CT平扫示: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吸收,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缓解(图10)。

图1,2年11月22日胸部CT示左肺门增大,左肺支气管受压略变窄,左肺门及纵隔区多发结节样软组织密度灶,并与支气管食管分界不清,考虑肿大淋巴结,部分融合

图3,4年11月22日胸部CT平扫+增强示左肺支气管受压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明显,左肺门区–纵隔内不规则高密度影内可见明显强化影,与同层面支气管动脉强化程度一致,提示为对比剂外溢

图5,6年11月22日胸部CT增强MIP重建示右肺支气管动脉迂曲,增粗,并有对比剂外溢

图7年11月24日支气管动脉造影示右侧支气管动脉明显增粗,走行迂曲,可见对比剂外溢

图8年11月24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再次造影示迂曲血管团消失

图9年11月29日左肺门区–纵隔内血肿较前缩小,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较前缓解,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进展

图10年4月29日左肺支气管受压变窄及左肺阻塞性肺炎改变较前缓解

讨论

大咯血是呼吸科常见危重症,是指咯血量ml或一次咯血量ml[1],引起咯血原因很多,常见于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及肿瘤等,而支气管动脉畸形咯血伴纵隔血肿的病例并不多见。

正常支气管动脉多在胸5/6椎间隙水平自胸主动脉发出,沿支气管延续入肺并反复分支,起始部分直径均2.0mm。其为肺组织的营养血管,压力高,一旦出血,往往量大难以控制,在咯血患者中责任血管大多来自支气管循环[2],但由支气管血管畸形所致咯血者并不多见。

支气管动脉畸形为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所致[3],多发生于右侧上下支气管动脉。本病发病年龄较小,多表现为原因不明的、难以控制的大咯血[4],缺乏特异性,很难做出明确诊断,X线胸片、CT等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线索,但仍不能确诊,气管镜偶可发现异常,但有活检致大咯血可能,随着对支气管血管畸形的认识逐渐增强,证实支气管动脉造影是确诊金标准[5]。其直接征象为造影剂外溢,但敏感度不高;间接征象为支气管动脉扩张、血管增多、增粗[6],血管交织网状分布,或可见支气管循环–肺循环分流[7]。

本例患者出现巨大纵隔血肿,易被误诊为纵隔肿瘤,包括胸腺瘤、恶性淋巴瘤、生殖类肿瘤(成熟畸胎瘤、精原细胞瘤、卵黄囊瘤等)。胸腺瘤是原发于前纵隔内最多见的肿瘤,其发病率低,发病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上,常伴有重症肌无力、血液系统疾病等,CT表现多为纵隔区密度均匀的肿块,增强扫描一般为均匀强化[8];恶性淋巴瘤在CT上大多表现为前中纵隔多发软组织结节影及肿块,多数密度均匀,少见坏死[9];成熟畸胎瘤典型的CT表现为前纵隔肿瘤内出现脂肪、钙化及软组织等多种密度[9];恶性生殖类肿瘤以精原细胞瘤最常见,好发于男性青少年前纵隔,典型CT表现为前中上纵隔内大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肿瘤浸润生长,大血管周围脂肪间隙消失,肿瘤内部可有坏死灶[10];卵黄囊瘤多发生于生殖腺,原发于纵隔的较为少见,多发生于青少年男性,胸部CT可见团块状影,常侵犯胸膜等周围组织,多数血清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11]。

对于支气管动脉畸形所致大咯血的治疗,目前首选方法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成功率高达90%以上[12],支气管动脉畸形所致咯血起病急骤,内科保守治疗往往难以奏效,传统外科治疗亦受到诸多因素限制,风险性高,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定位准确、迅速,故成为目前治疗首选。应用于治疗咯血的栓塞材料通常有明胶海绵、PVC颗粒、弹簧钢圈等,具体选择何种栓塞材料,还要根据病情、病变靶血管以及所选择的导管形态来确定。有报道称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咯血的成功率高达73%~99%,但仍有10%~55.3%的复发率[13],与栓塞材料、技术方法和原发病因及其控制程度等有关。栓塞术后可出现胸疼等症状,应与病变附近组织血供被突然阻断导致暂时性缺血有关[14],往往无需特殊处理或只需对症处理,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脊髓损害,如横贯性脊髓炎,主要是因栓塞的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存在交通支,栓塞时应超选择绕开交通部位以免发生截瘫[15]。

综上所述,支气管动脉畸形并不常见,常致大咯血,而本例患者又同时出现纵隔内巨大血肿,可压迫周围组织,若出现纵隔摆动刺激交感神经干可出现心脏骤停,应引起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重视,若怀疑存在支气管动脉畸形,须立即行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诊断,并及时予以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参考文献

[1]BrownHA,ArunyJE,ElefteriadesJA,etal.Subclaviananeurysmpresentingwithmassivehemoptysis:acasereportandreviewoftheliterature[J].IntJAngiol,,22(1):69-74.

[2]WalkerCM,Rosado-Christenson-ML,Martínez-JiménezS,etal.Bronchialarteries:anatomy,function,hypertrophy,andanomalies[J].Radiographics,,35(1):32-49.

[3]SharifiM,MessersmithR,NewmanB,etal.Bronch-ial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inachildwithhemoptysis[J].Angiology,,47(2):-.

[4]卢增新,赵振华.支气管动脉畸形大出血成功栓塞治疗1例[J].国际呼吸杂志,,33(16):-.

[5]王学静,贾广志,李建明.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18(8):-.

[6]KhalilA,FartoukhM,BazotM,etal.Systemicarterialembolizationinpatientswithhemoptysis:initialexperiencewithethylenevinylalcoholcopolymerin15cases[J].AJRAmJRoentgenol,,(1):W-.

[7]BrownAC,RayCE.Anteriorspinalcordinfarctionfollowingbronchialarteryembolization[J].SeminInterventRadiol,,29(3):-.

[8]齐大鹏.纵隔胸腺瘤CT诊断与临床表现分析[J].求医问药,,11(3):-.

[9]贾鑫鑫,程涛.多层螺旋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19(9):-.

[10]刘仁伟,冯丰坔,刘年元,等.纵隔原发性精原细胞瘤的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8(6):-.

[11]丁伟.前纵隔卵黄囊瘤CT误诊1例[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94.

[12]AlexanderGR.Aretrospectivereview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治疗效果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mdc.com/ways/201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