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是肝癌近十几年来新发展的治疗手段,其治疗小肝癌的疗效与传统的手术切除相近,且具有微创、安全、经济等优势。但是由于受消融范围的限制,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率偏高,如何改善和提高疗效是目前肝癌治疗研究的热点之一。
肝胆科陈敏山教授研究团队自年开始对射频消融这一新兴的肝癌微创治疗方式进行了系列研究,相继提出了射频消融联合瘤内无水酒精注射,射频消融联合TACE等方法,进一步提高射频消融的疗效。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AnnalsofSurgicalOncology》、《Radiology》、《Cancer》等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并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演讲,受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 在这一最新的研究中,陈敏山教授课题组对射频消融术(RFA)结合或不结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用于肝细胞癌(HCC)的治疗进行了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自年10月至年6月期间入组了例直径小于7cm的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组后,接受TACE结合RFA治疗(TACE-RFA;n=94),或单纯通过RFA进行治疗(n=95)。
结果发现:对于直径小于7cm的HCC患者,TACE-RFA治疗方法在改善患者存活率,降低复发率方面优于RFA单一治疗。这一重要研究成果为肝癌的微创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联合治疗模式;特别是对于肿瘤较大(直径大于3cm)或者病灶数目为多个的病例,采用先TACE治疗,后消融治疗的联合治疗模式,可以降低复发率,提高长期生存率。
◆关于我们◆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全国医疗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拥有高水平医教研队伍,可为广大肿瘤病人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欢迎投稿◆
欢迎加入我们的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第一名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