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报告甲亢性心脏病专题报告审核雅二住

病例报告

1

---主诉

34岁已婚女性,因甲亢8年,停经8月,双下肢水肿1月,咳嗽咳痰7天入院。

2

---现病史

自诉8余年前检查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予以I治疗2次,嘱服用丙硫氧嘧啶,4年后停药,停药后未复查。

今年03月2日发现怀孕,早孕反应不明显,后未定期产检。孕4+月,医院第一次产检行产科B超未见明显异常(未见单)。

孕6月-孕7月时,至我院内分泌科就诊,遵医嘱再次服用丙硫氧嘧啶。孕7余月,医院行B超未发现明显异常(未见单),测血压正常。

1余月前患者自觉双下肢浮肿,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模糊,7天前因受凉出现咳嗽,伴白色泡沫痰,夜间不能平卧,无发热、胸痛、胸闷、气促等不适,医院就诊,予以阿莫西林胶囊口服2天后症状无明显缓解,并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

3医院检查结果

血压/mmHg

血常规:血红蛋白65g/L

尿常规:尿蛋白+

心脏彩超示:房间隔缺损,左房左室大,肺动脉高压(65mmHg),二尖瓣重度返流、三尖瓣重度返流、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心功能低值(EF49.8%)

甲状腺B超:甲状腺肿大,血流丰富

产科B超:宫内孕单活胎。

医院进一步诊治。

10月16日于我院急诊就诊

血压/98mmHg

血常规:血红蛋白64g/L

尿常规:尿蛋白++

大便常规:隐血阳性

白蛋白23.9g/L

血沉45mm/h

凝血功能大致正常

心肌酶学TNT32.14pg/ml,N-BNP.0pg/ml

心脏B超:左心增大,肺动脉高压(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三尖瓣返流(轻度),心动过速,左心功能正常低值

甲功五项:FT3:5.59pg/ml,FT4:2.30pg/ml,TSH:<0.01uIU/ml,A-TG:>.0IU/ml,A-TPO:.IU/ml

予以速尿利尿、硝普钠静滴降压扩管、头孢他啶抗感染、氨溴索化痰等对症治疗,胎心监护示无反应性,基线次/分,予以吸氧、能量支持后复查胎心监护好转。

10月18日下午出现呼吸困难、胸闷,伴心悸大汗,无明显腹痛腹胀、阴道流血流液等不适,自觉胎动少,不能平卧,无发热、意识障碍。查体:血压/93mmHg,P次/分,予以持续心电监护、吸氧,控制心衰、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

全院大会诊考虑诊断:

1.甲亢性心脏病

肺动脉高压

二尖瓣重度返流

心功能III-IV级

2.子痫前期重度

3.重度贫血

4.宫内孕32+周LOA单活胎

5.胎儿宫内窘迫?

6.疤痕子宫

7.低蛋白血症

建议积极控制心衰,予以硫酸镁解痉、硝普钠扩管、呋塞米利尿、丙硫氧嘧啶控制甲亢等对症支持治疗,控制血压-/90-mmHg,血钾4.0mmol/L左右,转中心ICU病房。

3

---既往史

婚育史:23岁结婚,配偶健康。孕4产2,07年人流1次,09年剖宫产1次,12年顺产1次,余无特殊。

4

---入院体查

体温:T36.8℃,P次/分,R20次/分,BP/99mmHg。贫血面容、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神志清楚,半卧位,甲状腺I°肿大,无明显血管杂音,双侧呼吸动度对称,语颤无增强,双肺叩诊浊音,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哮鸣音,左肺可闻及少许湿性罗音,未扪及胸膜摩擦音。心尖搏动位于左第5肋间腋前线处,心尖区及肺动脉瓣区可触及震颤,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次/分,律齐,心尖区可听及II-III级收缩期杂音。

5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8.9×/L,N77.5%,RBC3.73×/L,HBG64g/L,PLT×/L

尿常规:尿蛋白++

大便常规:隐血+

TNT32.14pg/ml,N-BNP.0pg/ml

肝肾功能电解质:白蛋白23.9g/L

凝血功能大致正常

血沉:45mm/h

甲功五项:FT3:5.59pg/ml,FT4:2.30pg/ml,TSH:<0.01uIU/ml,A-TG:>.0IU/ml,A-TPO:.IU/ml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

产科B超:宫内单活胎,双顶径80mm,头围29.49cm,腹围27.33cm,股骨长61mm,胎盘附着于子宫底壁,1级,下缘距内口大于7cm,羊水指数99mm,脐动脉阻力S/D2.67,胎心率次/分,胎儿下腹部强回声团,考虑粪块?

心脏彩超:房间隔缺损,左房左室大,肺动脉高压(65mmHg),二尖瓣重度返流、三尖瓣重度返流、肺动脉瓣轻度返流,左心功能低值(EF49.8%)

肝胆胰脾双肾B超:餐后胆囊改变

6

---治疗

1.鼻导管给氧,氧流量3L/min,抬高床头,限制液体入量及输液速度;

2.持续心电监护,美罗培南(1.0gQ8h)抗感染;

3.硝普钠扩管、呋塞米利尿、硫酸镁解痉、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

10月20日08:46分,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表现为端坐呼吸、胸闷、气促、大汗、咯粉红色泡沫痰,血压/mmHg,心率次/分,呼吸48次/分,满肺哮鸣音,散在湿罗音,考虑急性左心衰,予以硝普钠扩管、呋塞米利尿后症状缓解。产科B超提示单死胎。

全院大会诊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急性左心衰,建议控制原发病,予以白蛋白培补、呋塞米利尿,洋地黄抗心律失常,培哚普利治疗心衰。

理论复习

概念

甲状腺病态分泌过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心脏直接毒性作用或间接影响而引起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一种内分泌紊乱性心脏病。

临床表现

1.心律失常:最常见,包括窦速、房早、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房纤颤,其中最常见者为房颤。

2.心脏增大:长期未治疗的甲亢可引起突出的心脏形状改变,包括心房或心室扩大、心脏重量增加、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间隙增宽,这些改变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可以改善或逆转。

3.心衰:

①甲亢时高动力循环状态使心肌负荷长期过重,可致心脏增大,心输出量增加;

②心肌耗氧量增加,能量代谢障碍;

③快速型心律失常,尤其是房颤,致心排出量下降;

④RAAS激活可导致心肌肥大和血容量的增加。其心衰的特点是以右心衰为多见,也可发生左心衰。

4.心绞痛和心肌梗死:较少见。

诊断

主要为排他性诊断:

1.实验室指标:T4、FT4、T3和FT3增高外,TSH水平低下甚至测不出。

2.在甲亢的基础上发生下列1项或1项以上的心脏异常,又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者,并在甲亢控制后,下列心脏异常消失者,可诊断为甲亢性心脏病。

①明显的心律失常(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或束支传导阻滞等)。

②心脏增大(一侧或双侧)。

③患甲亢后发生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

关键是控制甲亢,同时治疗心血管的并发症。

1.常规治疗:

一般治疗适当休息、注意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精神紧张,不安或失眠较重者,可给予苯二氮类镇静药。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Ⅰ治疗,手术治疗3种,各有其优缺点。

2.甲亢心脏病的治疗

心房颤动大约75%的甲亢并发房颤者在甲亢控制3周内可自行转为窦性心律,但发生房颤时间久者,甲亢控制也难以复律,可考虑给予药物复律或电击复律,若甲亢未控制并发快速房颤者,宜加用洋地黄和β-受体阻滞药,以控制心室率同时应用抗凝剂预防栓塞,但老年人抗凝治疗应注意出血并发症。在有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应用β-受体阻滞药需慎重。

心力衰竭仍按常规强心、利尿、扩管治疗心力衰竭,在有心力衰竭或快速房颤时,应选择快速作用的洋地黄制剂,心室率快者用毛花苷C(西地兰),心室率不快者用毒毛花苷K(毒毛旋花子苷K),以后改为口服地高辛。伴有房室传导阻滞者,一般禁用洋地黄。对病情较危重者,可加用碘制剂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一般口服泼尼松,必要时用氢化可的松或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静滴,待病情改善后减量停用。

心绞痛除常规抗心绞痛,抗血小板治疗外,必须有效控制甲亢方能奏效。由于甲亢性心绞痛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有关,故应选用扩张冠状血管的药物,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硝酸甘油,也可合用β-受体阻滞药,这不仅因为β受体阻滞剂抗心绞痛,而且还能降低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但后者不宜单独使用,因β-受体阻滞药可使冠状动脉上的α受体活性增加,从而加剧冠状动脉痉挛,使心绞痛难以缓解。

作者谭莹婧(级住院医师)

审校中心ICU吴晨方老师

编辑莞尔医笑

雅二住医

学习经验分享

疑难病例讨论

临床实践总结

医路成长体会

只要是你的原创,统统欢迎投稿至ywb

.







































偏方治疗白癜风
白殿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mdc.com/wazz/684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