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精湛脑动脉取栓让年迈老人重获新生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成功救治一位八十岁房颤并发急性脑卒中的高龄患者。

患者于某某,女性,八十岁。主因“间断喘憋2个月,加重4天”,4月13日入我院心内科治疗。入院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房颤,高血压病。经心内科治疗,心衰症状明显好转。4月15日患者起床活动后,突发失语,右侧肢体偏瘫,双眼凝视,NIHSS评分22分。经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组紧急会诊,考虑房颤导致心源性栓子脱落导致大脑动脉急性栓塞。立即查头颅CTA明确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经与家属商议后,家属要求行取栓手术。医院立即启动绿色通道,在导管室及麻醉科积极配合下,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姜昊顺利为这名患者完成了取栓。

M

R

A

技术

术后头颅CT,一定范围的脑梗塞,中线结构居中。患者于术后意识状态逐渐好转,偏瘫下肢逐渐恢复。术后15天。患者顺利度过水肿高峰期,避免了开颅去骨瓣减压手术,NIHSS评分下降9分,术后肢体康复肌力明显改善,出院前患者在家人搀扶下已经能下地行走。目前正在我院康复科进行系统的康复治疗。

科普链接

Q

房颤和脑梗塞的关系?怎么判断失控的心跳是房颤?

一个健康人正常的心跳一般来说频率是在60-次,而且是规律的,而房颤时心房不再规律收缩,而是变成了颤动,每分钟可以达到~次。虽然由于房室结的保护作用,这些激动不会全部传达到心室,但心率仍然可以达到~次/分,比正常的窦性心律要快许多,而且节律也不整齐。房颤时患者会感到心慌、胸闷等不适症状。我们可以通过自己摸脉搏发现房颤——如脉搏明显不整齐,就有可能是房颤了,但最终确诊还需要依靠心电图。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万房颤患者,预计至年房颤患病人数将再增加2倍,因房颤住院的患者占心律失常住院患者的33%。年龄的增长是房颤发生最主要的原因。我国房颤总体发生率为0.77%,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的发生率达到7.5%。

另外,一些疾病也会增加房颤的风险,如高血压、冠心病、瓣膜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相关疾病都可增加房颤发病率;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肺栓塞、甲亢、银屑病等其他系统疾病与房颤发生密切相关;此外,肥胖、大量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

Q

哪些危险因素易导致心房颤动?

房颤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房颤最大的危害是血栓栓塞。因为房颤时心房正常的机械收缩功能丧失,很容易形成血栓。而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堵塞血管。

其中,最常见的、也是危害最大的,是血栓沿颈动脉到达脑子里面堵塞脑血管,引起脑卒中。房颤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是没有房颤人群的5倍!

我国房颤卒中治疗现状不容乐观,首先,由于有些房颤起病隐匿、无明显症状等特点,我国房颤诊断率低;其次,临床医生对抗凝治疗认识不足,有效抗凝治疗比例低,且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较差;再次,传统抗凝药物存在治疗窗窄、与多种药物食物相互作用等诸多局限。

相约6月6日—中国房颤日,让我们一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mdc.com/wacs/1288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