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早已为大家熟知,却很少有人知道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为代表的周围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简单地讲就是由内外因素导致周围动脉硬化甚至闭塞而引起下肢供血不足的疾病。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常见病之一,据国内调查报告显示6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79.9%。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有哪些?自己如何快速诊断?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症状
1、早期症状:早期可无明显的症状,可能仅有轻微不适,如下肢畏寒、发凉等;下肢体有轻度麻木和乏力,在活动后易感到疲劳,在肢端易发生足癣感染而不易控制。
2、间歇性破行:随着下肢血管狭窄程度的进一步加重,机体仅能提供休息状态下下肢供血供养,所以,患者在走一段距离后,会出现患肢疲劳、酸痛,在休息后可完全缓解,但再次行走后症状又出现。小腿间歇性破行是下肢缺血性病变最常见的症状。
3、静息期: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进一步发展,即使休息状态下,下肢供血也不能得到充分提供,则可能出现静息痛,静息痛就是在患者休息时就可存在肢端疼痛,在平卧以及夜间休息时也容易发生,夜间疼痛以至于坐立不安。
4、后期症状:发展到最后,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而截肢,致残率较高。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诱发。
自己如何快速诊断
1、足背动脉搏动实验:足背动脉位于足背正中最高突位置,因动脉表浅,搏动明显,故容易触及,常用于判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程度。用手指触摸双侧动脉搏动,对比两侧动脉搏动频率和强度是否一致。
2、肢体抬高试验:平卧后将下肢抬高与床面成70度角,保持1分钟进行观察。正常人在10秒内皮肤颜色即可恢复正常血色,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可延迟到45秒以上,且肤色不均匀成斑块状。
如果在以上自我诊断发现有上述表现,医院血管科或周围血管科就诊。
患者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结构合理。多吃植物蛋白及复合碳水化合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高纤维的食物,还可以多吃些水产海味的食物;忌油腻、辛辣刺激食物;患者应戒烟,限酒,以免加重病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不可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我们便能远离危害我们双腿的“隐形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