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48岁,男性。在飞机起飞时出现头痛,飞机降落后出现昏迷和呼医院急救。入院检查显示:患者反应迟钝,格拉斯哥昏迷评分:3分。出现心房颤动,于是给予心肺复苏和插管通气,2分钟后:心率次/分;血压/mmHg,体温37℃。体格检查显示没有外伤,瞳孔不等大,左右(2<3mm)。头部CT扫描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胸部影像显示没有心肺疾病的迹象。头部血管造影显示左侧小脑后下动脉梭形动脉瘤。血栓在动脉瘤的部位形成,部分血管栓塞。小脑前下动脉、右椎动脉、颈动脉均正常。院内行左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数天后患者出院,但口齿不清,无神经功能障碍。
点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如果未造成急性死亡,则可发生一系列病理改变,再出血是最为危险的因素,2周内是再出血的危险时期,故及时正确的处理颅内动脉瘤和已经发生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治疗的关键。
正确答案:C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脑血管痉挛的慢性期反应。因此,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一经诊断应及早治疗。当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开颅动脉瘤颈夹闭术和血管内栓塞术。20世纪70年代可脱性球囊栓塞动脉瘤的出现,开创了颅内动脉瘤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新途径,而20世纪80年代可控微弹簧圈的应用使动脉瘤的栓塞治疗在技术上更趋成熟。血管内栓塞治疗因其具有微侵袭及并发症少等特点,现已日益成为临床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手段。血管内栓塞治疗主要要考虑的因素是动脉瘤的大小、动脉瘤囊与颈的比例,而对动脉瘤的位置则要求不高,这正是血管内治疗优于手术治疗之所在。而再塑形技术的引进及血管内支架的应用,则进一步扩大了血管内治疗的适应证。至于栓塞的时机问题,因为再出血在第一次SAH后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栓塞术基本不受颅内压和脑水肿等影响,故栓塞治疗越早越好。如果病人一般状况许可,出血后3d内对动脉瘤进行栓塞较为理想。
这是医学慕课的第篇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本文不欢迎其他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致力于白癜风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