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供血区图谱

导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病死率高,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如何根据病变部分判断责任血管对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13张图展示了不同层面不同功能区域的责任血管。

图1大脑矢状位外侧面图

图2大脑矢状位内侧面图

图3延髓下部层面

图4延髓层面

图5小脑桥脑脚层面

图6下颞叶层面

图7脑干层面

图8基底节层面

图9基底节上部层面

图10侧脑室体部层面

图11侧脑室顶部层面

图12半卵圆中心顶部层面

图13颅顶层面

相关阅读

最全脑血管供血区图谱:脑动脉供血区篇

临床上,对脑血管供血区的掌握很重要,它可以帮助识别动脉供血区和静脉区梗死,同时有助于区分梗死和其他脑部病变。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图片和实例来学习下(前方多图,建议在WIFI条件下阅读)。

脑动脉供血区篇

图1脑动脉供血区图

1.基底节供血区

图2:红色:内侧豆纹动脉;黄色:外侧豆纹动脉;蓝色:脉络膜前动脉;绿色:大脑后动脉穿支动脉(P1段)

2.小脑后下动脉(PICA)供血区

图3左侧PICA供血区的梗死,椎动脉夹层(蓝色箭头)引起

图4左侧PICA供血区的梗死

单侧PICA供血区梗死,其内侧界位于中线,清晰锐利,因为上蚓支呈矢状位走形而不穿过中线。梗死晚期,界线模糊。

在早期阶段,水肿可越过中线,造成诊断困难。脑桥水平的梗塞通常位于旁正中,边界清晰,因为基底节的分支矢状位走形而不穿过中线。双侧梗塞很少被观察到,因为这些患者的生存时间太短,但是小的双侧梗死有时可看到。

3.小脑上动脉(SCA)供血区

图5SCA供血区的小脑梗死和PCA供血区的脑干梗死

4.大脑前动脉(ACA)供血区图

图6ACA供血区梗塞

A1段:从起始部到前交通动脉,发出内侧豆纹动脉(尾状核头和内囊前肢的下部);

A2段:从前交通动脉到胼周动脉和胼缘动脉分叉;

A3段:主要分支(额叶内侧,顶叶上内侧,胼胝体前部)。

5.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

图7海马区梗死,部分AChA和PCA区梗塞

多数脉络膜前动脉起源于颈内动脉,极少部分起源于大脑中动脉,其供血区包括部分海马,内囊的后肢,向上延伸至侧脑室中央部外侧区域,AChA梗塞时很少整个区域受累,内囊后肢也接受来自外侧豆纹动脉的血供。

6.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

图8MCA区梗塞,外侧豆纹动脉区也有受累(橙色箭头)

MCA包括皮质支和深穿支(外侧豆纹动脉)。

7.豆纹动脉供血区

图9豆纹动脉走形

内侧豆纹动脉是大脑前动脉A1段的分支,其供应基底核的前下部,还与Huebner回返动脉一起供应内囊的前肢。

外侧豆纹动脉是大脑中动脉M1段的分支,其供应尾状核头、体的上部,苍白球和壳核大部分,还供应内囊前肢和内囊后肢的部分。

图10豆纹动脉深穿支供血区出血性梗死

图11左侧MCA供血区梗死,有广泛的脑回样强化(过度灌注),有时这种过度灌注可能会导致与肿瘤的强化混淆

8.大脑后动脉(PCA)供血区

图12左侧枕叶视皮质梗死

图13左侧PCA供血区梗死,注意左枕叶区域的灰/白质分界消失

PCA深支或近支栓塞会导致丘脑和/或中脑以及皮层的缺血;

PCA浅支或远支栓塞仅累及皮质结构;

只有约5%的缺血性脑卒中涉及PCA或其分支。

9.脑动脉供血区异常情况

通过选择性动脉自旋标记可以直观显示各动脉灌注区,这在某些脑血管疾病,如急性卒中,大动脉阻塞性疾病和动静脉畸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血液动力学信息。

图14左右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灌注区域

图15左侧腔隙性梗死,全脑灌注正常

图16左侧分水岭梗死患者,左额叶皮质梗死(箭头),注意左额叶由右侧颈内动脉供血,脑灌注有变异

图17多发性脑梗死,注意左枕叶梗死(箭头)也在左侧颈内动脉灌注区,椎动脉未参与供血

文章来源/好医师

往期精彩

全国高血压日

防治高血压,这些您知道吗?

每年的10月8日是“全国高血压日”,其设置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健康严重性的认识。

07

10-

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太珍贵了!看完全明白!

心血管疾病图文详解!

04

10-

心梗「疼痛部位图解」,记住了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心梗来临之前,身体可能会出现“疼痛预警”!第一时间识别心梗,远离他的袭击。

点击了解柯菲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mdc.com/wadzz/1340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