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当天感觉有点胸闷、胸痛,还以为是感冒发烧引起的,当时就买了点药吃吃。开车回家,下车后2分钟就晕倒在路上,没有了意识。”28岁的王先生对那天的情景,至今依然心有余悸。
据了解,王先生平时身体很好,出事那天也没有磕着碰着。后来,被家人紧急送往常州一院就诊。通过肺动脉CT血管造影术和下肢动静脉B超检查,医生发现,他的右双肺动脉栓塞、右下肢股浅静脉、腘静脉形成血栓。
肺栓塞这是一种什么疾病?
有请呼吸内科副主任李翀解释
肺栓塞包括血栓、气栓、脂肪栓塞、羊水栓塞、瘤栓等。常见的为血栓,多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内的血栓一旦脱落就会回流到右心,然后进入肺动脉,造成肺栓塞。
肺栓塞发生时会导致肺动脉阻塞,影响换气功能和血液循环,最常见症状为呼吸困难、胸痛、咯血、心悸惊恐、咳嗽、出汗及晕厥休克等。
肺栓塞有3个特点
发生率较高,在美国,每年有近35万人患病;
死亡率较高,仅次于肿瘤及心肌梗死,排名第三,是极为常见的“健康杀手”,1/3患者会导致猝死;
年轻人发病的比例不低
王先生病情危急
被立即收治入呼吸科
医生立即给予联合抗凝治疗
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在历时半个月的精心治疗后
王先生终于转危为安
一个平时健康的年轻人
28岁的黄金年龄
怎么会被如此凶险的
肺动脉栓塞盯上呢?
原来,王先生的病情和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他的工作不需要出门,大多都坐在电脑前办公,同时喜欢抽烟,工作应酬的时候还要喝酒,作息时间也不规律。
李翀说,长时间久坐,下肢活动少,容易引起腿部血流变慢,久而久之,血管便像拥堵的公路一样发生塞车,而血细胞就像车辆一样聚集在一起,形成血块,引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当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流到达肺部时便会引起肺动脉栓塞。
长时间久坐?!!!
似乎很多人都有这习惯
哪些人需要格外注意“高龄人群、肥胖者、长期卧床者、肿瘤患者、手术患者,是肺栓塞的高发人群。”李翀说。临床上,肺栓塞呈现年轻化趋势,尤其要引起重视。像IT从业人员、会计、编辑、教师、办公室职员等久坐族需要提高警惕。
有木有感觉
说的就是你
肺栓塞虽然凶险
但是可防可治
如何防止肺栓塞?、经常动动:久坐的市民,建议每2~3小时站起来运动一下,有意识地活动下肢,做下蹲等动作,加快下肢血液流动。
或者经常做做缝纫机踩踏的动作,用力勾起脚尖,放下,循环进行。
、长期卧床的市民,可经常按摩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长途旅行时,应多饮水,以稀释血液黏稠度。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希望市民戒烟,适量饮酒,同时规律作息。
、控制体重:肥胖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升高。市民应积极控制体重,体重指数(体重/身高的平方)控制在24以内。
、一旦出现单侧小腿突发性肿胀现象或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医院就诊。
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临
很多市民已规划好旅行计划
小编提醒大家
路上多按摩按摩双腿
适时做做缝纫机踩踏动作
用好习惯为健康保驾护航
文字
彭莉莉
图片
宣传科
专业审核
李翀
编辑
冯凯
责任编辑
项守奎
邮箱
czy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