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所谓医者仁术,贵在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近日,攸县新闻网医院心血管内科,专程访谈了心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熊升林,一起聊聊他们胸痛中心绿色通道的那些事儿。
本期人物:熊升林,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本期人物:熊升林,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年龄:年出生
籍贯:湖南衡山
毕业院校: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
人物特点:沉稳、细心
学术经历:先后在医院医院心血管介入导管室学习,年至医院进行国家级冠脉介入技术培训,并取得冠脉介入资质。擅长心血管疾病的诊治,并熟练掌握冠脉介入治疗操作,发表SCI论文一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篇。
熊升林向记者讲解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流程。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记者:熊医生,您是什么时候到医院工作的?
熊升林:年6月份,我研究生一毕业,就被引进到了医院心内科,到现在工作5年多了。
记者:你们心内科主要医治哪些疾病?
熊升林:我们是专门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科室,比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等。目前,我们的特色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能够开展的项目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还有各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等先进诊疗技术。
病人未到,信息先到。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病人未到,信息先到。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记者:现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熊升林:在我们国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死亡人群更加年轻化,因病致死的人当中,40%是死于心血管疾病。在攸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
记者:心血管治疗,您觉得你们的职业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熊升林:我们的工作是一个每天和死神打交道的职业。
记者:您刚才说,你们科室的特色是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您能详细说说吗?
熊升林:我们心脏的血管,通过肉眼肯定是看不到的。通过手上打个针以后,然后送一个很细小的导管到心脏里面去,然后做造影,在电脑上就可以直观的看到。
手术前,准备导管。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手术进行中。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记者:听过你们新成立了一个胸痛中心,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熊升林:简单的说,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危重症患者提供的一条快速诊疗通道。在我们,急性心肌梗死(AMI)已经成为近20年老百姓入院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而且其发病率还在以每五年近一倍的速度增长。但是,我国人口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得到急症冠脉介入治疗(PPCI)的比例却不足20%,而且得到治疗的时间较晚,总缺血时间平均超过24小时,远远超出挽救濒死心肌的黄金6小时,因此我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明显高于西方国家。
心脏造影,原来是这样子的!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手术成功救治之后,患者刘晚生向熊升林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具体说来,从患者发病到医院,再从急诊科到心内科,最后到导管室接受PCI,整个过程耗时过长,易错过黄金抢救期。在这个问题上,除了患者及家属时间观念的淡薄造成延迟,更重要的是,医院还停留在院前急救-挂号-就诊-入院-心内科接诊-转送导管室那种传统的救治模式。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医院年率先在我县建立急性心肌梗死紧急救治绿色通道,并在今年9月份专门成立胸痛中心。医院内,我们优化了救治流程,协调包括急救中心、急诊科、心电图室、ICU、化验室、CT影像科、收费室、医保部门、信息、后勤等多部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以患者为中心,实行急病急治,强化“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观念。同时,我们与攸县境内的24家医疗机构的建立协作关系,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型医疗,初步建立起了全县急性胸痛的联动防治体系。
熊升林与急诊科、ICU等科室负责人一起商讨完善胸痛中心工作细则。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记者:您刚才说到“互联网+”智慧型医疗,这个如何理解?
熊升林:很直观的一个表现,我们利用
熊升林等人发表在国际学术权威SCI上的论文。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熊升林所获荣誉(部分)。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记者:这个绿色通道,对患者意味着什么?
熊升林:心肌梗塞是突发疾病,随时致命,最佳救治时间是分钟。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非常宝贵,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得到治疗,患者的存活率越高。建立这个绿色通道,可以极大地缩短救治时间,减少病人的致死致残率。原来的话,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可以达到30%,及时做了导管介入手术可以降到3%以内。
医院心内科,荣誉满墙。图片来源:攸县文明网
记者:做这种导管介入手术,费用怎么算?疗效怎么样?
熊升林:由于农合医保已能覆盖手术相关的费用,在攸县农合报销比例达40%,医保报销比例达80%,而且国产支架技术和质量的不断提高,病人的负担相对较轻,并且手术微创,无明显切口,术后恢复快,因而被越来越多的病人所接受。(作者夏开瑞来源:攸县文明网)
白癜风带的中药验方北京重点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