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吴药学论坛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中吴药学论坛第七期线上学术交流顺利召开,南京、郑州、常州三地抗凝药师与线上数百同行共话抗凝药物治疗管理,分享临床治疗经验。
本次学术交流由资深药学前辈、药学顾问游一中主任主持,邀请到了医院药学部葛卫红主任、医院药学部何勐主任和常州一院药学部王莉英主任担任讨论嘉宾,医院抗凝治疗管理的主题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本次线上会议同时邀请了来自南京、郑州、常州三地的专科抗凝药师担任授课讲者,她们分别是医院的徐航副主任药师、医院的韩晓娟主管药师、医院的夏宗玲副主任药师。
左右滑动查看
首先,游一中主任对药师们利用休息时间参加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游主任表示血栓性疾病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累及人体器官最广,如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栓塞、上肢/下肢深静脉血栓、肾动脉/静脉血栓、肠系膜动脉血栓等等,二涉及临床科室多,如神经内科/外科、心血管内科/外科、呼吸科、肾内科、血管外科、骨科、妇科、肿瘤科等等。三是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因此了解和掌握抗凝治疗相关知识对药师非常重要,通过此次线上学习希望能扩展知识,提高抗凝治疗临床实践技能。
在临床实践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如肝、肾功能不全、儿童、妊娠期,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如紧急手术、择期手术、出血高风险期等情况。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和情况,如何进行抗凝治疗管理,徐航老师带来了《特殊人群抗凝治疗管理与案例分享》,为线上的同仁们解答了这一系列问题。徐老师从EHRA房颤患者NOACs应用实践指南中涉及的特殊人群抗凝治疗推荐,阐述了NOACs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案例进行了精彩分享。
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患有心房颤动的人罹患卒中的风险较正常人高5倍,那么对于非瓣膜房颤患者,临床药师如何协助临床做好抗凝药物的选择、管理及监护,提高患者的治疗获益和安全性,夏宗玲副主任药师分享了《非瓣膜性房颤抗凝治疗管理与案例分享》,分别从房颤指南抗凝相关内容、临床药师角度看房颤规范化抗凝、房颤规范化抗凝的药学监护三个方面讲述了抗凝专业临床药师在非瓣膜房颤患者抗凝治疗中开展的工作,并通过实例分享了不同抗凝药间剂量转换、INR异常波动原因探查的经验。
VTE是继缺血性心脏病和卒中之后位列第三的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肺栓塞是VTE急性死亡的主要原因,近50%的近端DVT进展为PTE,79%的PE患者合并下肢DVT。规范的抗凝治疗对患者的恢复非常重要。韩晓娟主管药师以《肺栓塞患者抗凝治疗管理与案例分享》为题通过对肺栓塞的介绍、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住院药学监护模式的建立分享了不同肺栓塞患者抗凝药物的选择、用法用量、相互作用、漏服的处理、出血和栓塞的风险管理、药学监护等内容,并通过一个案例探讨了血小板减少的肺栓塞患者的抗凝治疗方案选择,最后对开展的抗凝治疗的工作思路和收获进行了总结。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