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血栓,让95后小伙瞬间垮掉有这6种

白癜风的饮食禁忌 http://m.39.net/pf/a_6985661.html

急性心肌梗死本来是老年人的“专属”,但如今却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年轻人身上......

近日,年出生年仅26岁的小刚在厨房烧饭过程中突发胸痛,位于心前区,伴有出汗,双上肢感觉酸胀不适,呈持续性。医院门诊就诊,心电图检查竟提示急性心肌梗死!

于是,首诊医生立即联系救护车将小刚转送医院。很快,小刚就得到明确的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直接进入了导管介入室接受急诊PCI心脏介入治疗。

急诊造影发现右冠近段存在急性完全闭塞,伴有血栓病变,术中采取“经皮冠状动脉血栓抽吸术+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急救手术方式,循导丝送入抽栓导管反复抽吸……

最终,闭塞的心脏血管被打通,小刚的胸痛得到缓解,低落的血压回升,刚刚还缓慢有气无力的心脏跳动也恢复了原来的样子,病情转危为安,生命体征平稳。

经过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医院导管室副主任胡彬拿出了堵在小刚心脏血管中的“罪魁祸首”——血栓。

晟和君提醒:胸部正中的胸骨后,或左胸部位突发疼痛,伴有出汗、恶心、呕吐,极有可能是心梗发作,这时候患者或家属一定要把握黄金分钟,立即拔打,说明症状,立即就医。

什么是血栓?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易造成突然死亡。

血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已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1%,远超过肿瘤、传染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造成的死亡。

●血管为什么会“堵”?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动,不会形成血栓。

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血流变缓、凝血因子病变、血管损伤时,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

与血栓有关的疾病,像心肌梗死、脑梗塞、血管病等,都是血栓对人体造成的严重伤害。

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就导致脑梗;血栓在冠状动脉产生就形成心梗;血栓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动脉血栓形成是血管缺血的潜在威胁,也是心血管、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疾病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

静脉血栓则有可能引起急性心肺功能障碍、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晕厥,甚至猝死。

血栓发作前6大信号

●哈欠不断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突然发生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的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脑血管病前的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

●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出现不明原因的头痛,或原有的头痛性质改变,多表现为疼痛持续不缓解,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

远离血栓,做好这几点

01

多喝水

早晨4~8点,人血液黏度最高,这种规律性地波动,在老人中表现更突出。在血黏度高峰期前后,喝好两杯水很重要。

02

常吃“天然阿司匹林”

预防血栓,不妨经常食用黑木耳、生姜、大蒜、洋葱、绿茶等,这些食物都是“天然阿司匹林”,有清洁血管作用。少吃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低盐低脂,均衡饮食。

03

稳住血压

高血压患者是血栓发生的高危人群。血压控制得越早,能越早地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肾损害,其远期预后越好。

04

不要久坐

医生建议,持续坐姿最多2个小时就应起身活动一下,如果不方便活动也要多饮水以促进血液循环。适当运动、体重大的人积极减重。

05

戒烟

长期吸烟的患者一定要对自己“狠”一点,一支小烟会在不经意间摧毁全身各处血流所经之地,后果不堪设想。

06

缓解压力

有很多正值青壮年的朋友因为熬夜、压力、不规律的生活而发生心梗……所以,还是早点睡觉吧!

07

科学治疗规范用药科学用药

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等基础疾病;积极治疗、控制冠心病、房颤的功能心脏疾病。

来源:建德市卫健局、健康杭州、健康浙江

在看点一下点击原文,预约体检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kmdc.com/wadwh/1285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