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者简介
张利勇,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医院副院长。国家卫健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出血性神经介入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卒中学会脑血管介入与手术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侧枝循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山东省脑血管病防治协会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预防医学会委员,聊城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秘书,聊城市医学医学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疼痛委员会、第一届科普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激光医学会、第一届脑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老年学学会第一届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参加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脑血管病相关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近几年发表中华系列杂志医学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著4篇,并主编著作一部,副主编著作一部。年获得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司南奖”,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山东省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获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项,聊城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泰山医学院科技二等奖2项。一、病例介绍
患者基本信息
李某,男,54岁,突发言语不利伴右侧肢体无力6小时余。患者6小时前(凌晨4:30左右)突然出现言语不利,尚能听清,听理解无障碍,伴有右侧肢体无力,右上肢抬举不能,不能行走,摔倒在地。无视物模糊、视物重影,无头痛,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医院诊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症状较前改善,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到达急诊后,开通绿色通道,完善颅脑CT、头颈CTA、颅脑CTP检查,收入病房。既往史
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未正规服用药物治疗。二、诊断经过
神经系统查体
神志清,精神差,言语欠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双眼球各方向运动灵活,未及眼震,右侧鼻唇沟浅,伸舌偏右,右口角低垂,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上肢3级,右下肢4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入院前mRS评分0分,取栓前NIHSS评分6分。颅脑CT示:ASPECT评分9分。颅脑CTA示: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三、初步诊断
四、手术过程
手术器材
Guiding:8F导引导管中间导管:TracLine-微导管:Rebar18颅内取栓装置:PARD-6-30过程描述
造影见左侧大脑中动脉M1中段以远未见显影,考虑闭塞侧大脑前动脉通过软膜支向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代偿,代偿到左侧大脑中动脉M2段以远血流。8F导引导管在泥鳅导丝导引下到位左侧颈总动脉分叉处,路图下将Guiding置于左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在路图下使微导丝及微导管(Rebar-18)通过大脑中动脉闭塞段,微导管造影证实在真腔内,微导丝导引微导管置于大脑中动脉M2段上干,撤除微导丝,确认血栓位置,可见M1段分叉部见大量血栓影。将颅内取栓装置(PARD-6-30)释放于血栓处,造影可见大脑中动脉及分支动脉显影良好;5分钟后将5F中间导管(TracLine-)置于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回抽血液,边回拉取栓支架,可见大量血栓取出。复查造影示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以远及各分支显影良好;10分钟后造影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显影良好。mTICI分级:3级。术后归转
DSA评估造影: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分叉处闭塞;左侧大脑前动脉通过软膜支向左侧大脑中动脉代偿供血中间导管(TracLine-)到位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
微导管首过效应阴性
支架释放后造影
SWIM技术一把再通
正侧位造影
五、术后患者情况
患者术后24小时神经科查体示:神志清,精神可,言语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双眼球各方向运动灵活,未及眼震,右侧鼻唇沟稍浅,伸舌居中,左侧肢体肌力5级,右上肢3级,右下肢5级,肌张力正常,腱反射(++)病理征未引出。术后24小时影像学检查:六、治疗体会
对于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机械取栓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的金标准。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确认血管闭塞的原因,并且开通血管是患者预后良好的最主要的因素。缩短再通时间的重要决定因素是取栓通路导管是否能迅速到达闭塞血管近端:1.导管推送性能好,过弯能力强大。2.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撑能力,给支架到位创造有利条件。3.结合此患者,无明显房颤病史,术前代偿良好,考虑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可能性大,但是患者发病突然,微导管首过效应阴性,又不能排除血栓栓塞的可能。手术得益于中间导管强大的跟踪系统、取栓支架强大的抓取血栓及锚定作用。在取栓过程中,中间导管(TracLine-)到位左侧大脑中动脉M1段,经典的SWIM技术,一把再通,观察10分钟后再通血管亦无再闭塞的风险,排除了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急性闭塞的可能。产品简介
年10月,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出品的全新一代多功能远端通路导管TracLine?(“纵贯线”)正式发布。这款导管是禾木公司原研的一款拥有多项专利的新产品,独特的斜面开口结构、超大内腔、超长柔顺段设计、中段三倍超强支撑段等设计要点源于公司设在美国加州的研发实验室,并根据中国医生的使用习惯做出相应调整,适用于治疗出血性及缺血性神经血管疾病的介入手术。TracLine?导管区别于市场上的既有产品,其独特的设计赋予了导管更为强大稳定的支撑力和更灵活安全的过弯能力,是神经介入领域配合医生安全、高效完成手术的利器。
TracLine?是全新一代多功能远端通路导管,采用编织缠绕设计,支撑强化自近端至远端逐步实现完美平衡。TracLine?与众不同的设计在于其具有独创的斜面和TRX超软头端,及加长的柔软段设计,更适合中国及亚洲人群脑血管纤细且迂曲的特点。为实现柔软和支撑的完美平衡,TracLine?不仅在中间过渡段采用全新复合材料,提供较同类同直径导管3倍的强力支撑,而且在导管近端再次强化支撑稳定。同时TracLine?提供了0.(8F)和0.(6F)型号的大内腔设计,不仅能很好地兼容双系统,提供稳定的支撑,更在大负荷量血栓抽吸方面有优秀的表现。
TracLine?导管特点
TracLine?
全新一代多功能远端通路导管
禾木(中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于年正式运营,研发中心位于中国威海,运营总部设在北京。禾木公司是一家快速发展的神经介入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型平台企业,为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颅内血管狭窄等脑血管病领域提供神经介入整体解决方案。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公司始终奉行严控质量、安全标准,以确保产品的最高级别可靠性。通过多源化研发和国际学术资源,持续打造全球领先的创新技术产品,深入布局神经介入等赛道。禾木公司拥有专业资深的管理与运营团队,未来三年,公司将在新加坡全球总部组建一个由研发工程师、市场营销和销售人员组成的超人班底,开拓亚洲市场,扩大企业在国际医疗器械市场的影响力。
神经介入在线作为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的官方